从NCEP分析资料看华北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需要,利用2000~2005年5~8月每日四次1°×1NCEP最终分析资料的平均场分析了该地区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内容包括:高、低空平均环流,湿度、温度、假相当位温、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等多年各月各时次的平均场和气候日较差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5、6月与7、8月的对流天气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气候背景下.5、6月份北方冷空气比较活跃,华北地区受中纬度西风带扰动影响为主:7、8月华北地区受中纬度扰动和低纬度扰动的共同作用,从而造成5、6月份和7、8月份对流的性质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对流发生在变性的大陆冷气团中,常出现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后者的对流发生在锋前热带季风气团中,易出现暴雨天气.因此,5、6月份和7、8月份的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应该采用不同的预报思路.00UTC和06UTC近地面层975 hPa相对湿度场的差异表明,午后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干线(或露点锋)的气候特点.00UTC和06UTC的850hPa平均流场对比还表明,在北京地区的北侧存在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地形性边界层辐合线的气候特点.上述两点为华北地区初始对流的临近预报提供了气候背景.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增雨过程。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了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作业结束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站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这表
会议
渤海小高压是由于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通过分析2006年7月3日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渤海小高压与南北支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低纬切变线的位置、日本海低涡中
2004年6月7日15到18时前后,河北省衡水市发生了一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这次强对流天气伴随扬沙、大风、雷暴、以及短时强降水等.飑线经过之地风向突变、风速剧增、温度骤降、湿
会议
本文综合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和加密气象资料,重点分析直接造成2005年7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河南省东北部地区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强降水过程中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会议
本文通过对城市积涝个例的灾害性分析,分析了城市积涝的灾害性影响原因,提出了防御城市积涝的对策,指出了在目前努力提高强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同时,加强临近预报的及时服务,增加服务
利用静止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分析了1981~2004年6~8月发生在长江中游的14场特大暴雨过程,认为在这些特大暴雨过程发展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水汽输送,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输送,表现
会议
本文应用自动气象站每分钟1次的观测资料,采用非规则信息结构分析方法,将复杂的数量信息转化为方位角的结构信息.以成都地区2004年6月29日到30日的暴雨为例,对发生暴雨前的风速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5年第九号台风麦莎减弱的热带风暴,于8月8~10日造成河北东部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东部暖、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文应用溃变理论的V-3θ图结构预测法,在欧阳首承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2002年到2003年我国四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预测作了总结分析,得出大风沙尘暴发生前的结构机理特征.既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