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沙尘暴天气的结构预测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溃变理论的V-3θ图结构预测法,在欧阳首承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2002年到2003年我国四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预测作了总结分析,得出大风沙尘暴发生前的结构机理特征.既证实了V-3θ图能够很好的预测大风沙尘暴的落点和强度,有超前性,准确率高:也说明了气象问题是非质点的结构演化问题.
其他文献
信息融合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化装备的技术保障领域当中,我国建成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的技术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本文分析了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利用现代
会议
本文分析了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增雨过程。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了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作业结束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站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这表
会议
渤海小高压是由于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通过分析2006年7月3日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渤海小高压与南北支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低纬切变线的位置、日本海低涡中
2004年6月7日15到18时前后,河北省衡水市发生了一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这次强对流天气伴随扬沙、大风、雷暴、以及短时强降水等.飑线经过之地风向突变、风速剧增、温度骤降、湿
会议
本文综合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和加密气象资料,重点分析直接造成2005年7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河南省东北部地区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强降水过程中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会议
本文通过对城市积涝个例的灾害性分析,分析了城市积涝的灾害性影响原因,提出了防御城市积涝的对策,指出了在目前努力提高强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同时,加强临近预报的及时服务,增加服务
利用静止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分析了1981~2004年6~8月发生在长江中游的14场特大暴雨过程,认为在这些特大暴雨过程发展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水汽输送,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输送,表现
会议
本文应用自动气象站每分钟1次的观测资料,采用非规则信息结构分析方法,将复杂的数量信息转化为方位角的结构信息.以成都地区2004年6月29日到30日的暴雨为例,对发生暴雨前的风速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5年第九号台风麦莎减弱的热带风暴,于8月8~10日造成河北东部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东部暖、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