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沆的《红楼梦》评点

来源 :2004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伯沆(1871-1944),名瀣,字伯沆,祖籍江苏溧水。曾一度为上海某局编书,后应聘南京陆师学堂国文教习。从1915年起在南高、东大、中大执教数十年,抗战胜利前夕病逝南京。辛亥革命以后,对(红楼梦》继续进行评点,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的要算王伯沆了。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一、对《红楼梦》思想主题的认识。二、关于《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三、对词语与典故的考释。四、关于作者与版本的探讨。五、王伯沆评点的评价。
其他文献
1994年10月25日,严家炎先生在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先生名誉教授的仪式上认真论及了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认为:"金庸小说实际上是以精英文化去改造通俗文学所获得的成功.……金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运用中国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经验来改造通俗文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金庸小
金庸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它有广大的读者群,是"大众"小说.能够得到中国大众的如此青睐,除了小说的情节被中国大众喜闻乐见以外,还有它的思想内涵能够被中国大众所接受.既要以愉我情,也要深获我心,这是小说畅销的基本条件.金庸小说也是"中国式"的小说,它基本上是用中国式的小说结构写出了中国历史和中国功夫."大众性"和"中国式"是金庸小说的特征,也是本文的基本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本文将分析金庸小说的中国道德文
高辛勇在(结构主义与叙事理论)分析人物、埸景与叙述时,解释查特曼理论中有关「埸景」的说法:陈述可分两大类,其一代表动态的事件,另一代表静态的景物。动态的事件又可分爲两类:一种可用英文do代表,另一可用happen代表,而「存在髓」或「景物」包括人物与时空背景的「埸景」。前者「人物」有行动能力,後者「埸景」无此能力。本文以新加坡华文文学爲例讨论「埸景」与文学创作。
本文研究「孤岛」原爲西方语言学术语,是约翰·罗斯在1967年根据乔姆斯基所提出转换生成法的制约条律,发展出来的理论概念,描述不可移位的构成成分在句子中形成封闭的结构单位的语法现象。笔者并非语言学专业,借用这一概念,着眼点即在其所强调的封闭、不容移位的属性,正好适合形容新华作家英培安和希尼尔,说明两人的小说既富於原创性,自成体系,又极具排他性,使欲追步者难以模仿,无从「克隆」,故而在这三十年来的新华
本文分析了林纾对中国文学语言演变的贡献。文章指出,林译小说中的语言既有传统古文的某种韵味,同时又进行了通俗化的“改革”,显得更为生动、形象、明快而流畅,尤其译文中出现许多白话,使得林译小说的语言较之传统古文更接近口语。
本文对唐伯虎的“续写”问题进行了探讨。唐伯虎五百年前曾有声有色地生活在江南的“金粉福地”。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在他身后的四百余年间喧传不已。“唐伯虎”这个名字连同他曾经包蕴的文学内涵一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手进行再加工,从而发酵、膨化,产生了一大批既相关又不相联的作品。
本文对散文的柔性美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欧阳修、朱自清散文所具备的纤徐婉曲,流韵始远、蕴蓄吞吐,含意更浓、平易自然,传情尤切、清音幽韵,其味无穷等特点。
在晚明至“五四”之间三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中,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理论课题。本文从士林风尚的转换入手,阐述了晚明至“五四”时期中国文学所经历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本文对古今流行歌曲的文学演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释义、流行歌曲的时代性、社会情绪与个人情绪的交响曲、二十世纪中国流行歌曲的新变等进行了阐述。
苕溪渔隐,又叫苕溪渔叟,别号,真名叫范锴,乌程南浔镇人。《南浔镇志·人物志》从范锴的先祖明祭酒范应期开始,到范锴哥哥的儿子范来庚,都一一作了介绍,使我们知道,这一家族,世代都是书香门第。但传中一未提到范锴还有红学著作《痴人说梦》;二没有指出范锴的生卒年。本文对范锴的家世出身、生平经历、诗词创作,红学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了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