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范冠杰教授运用"动-定序贯八法"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辨证施治的临证思辨方法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文献整理,并结合范冠杰教授的临证经验,从其理论内涵、理论渊源与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结果:范冠杰教授在大量文献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动-定序贯八法",用以指导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及用药方面亦独具特色。除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势外,一部分患者使用西药疗效不佳后转求中医药治疗,在停用西药,改用中药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提示纯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结论:范冠杰教授强调运用"动-定序贯八法"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核心病机是关键,辨证论治贯穿始终,在这基础上运用药串则能得心应手。体现了"动"中有"定"的特点,强调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有序、连贯、有规律可循的过程。在动-定序贯八法"理论指导下,结合具体疾病特点,根据主症,抓住本病的核心病机,针对核心病机辨证处方;并针对急性痛风的病机特点,确立湿热证的基本证型和八个常见的证型,包括肾虚证、阴虚内热证、肝气郁结证、血分郁热证、燥热内盛证、热扰心神证、湿热壅盛证、血脉瘀阻证,每个证型施予固定的药串进行纯中医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证型有变,则处方相应改变;善于应用药串,增强疗效,药串的药物相对固定。范教授所用药串均为前人经验并经过自己临证总结所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系统研究。"动-定序贯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基于消渴病中医临床诊治经验,所创立的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思维方法。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证为主导思想,以动态把握核心病机内部规律为思维方式,以相对固定而又动态变化的中药药串为施治特点,从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医对药物、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法方药的认识。"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医临床辨治的新思路及新方法,强调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核心病机的动态把握,从实践中不断发掘、丰富中医病机、证候、药物的辨证规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中医临床、科研和疾病管理。本文以"动-定序贯八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文献整理,并结合范冠杰教授的临证经验,根据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将其归纳为湿热证为基础证型和八个常见证型,每个证型施予固定的药串进行纯中医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