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Ⅱ型收缩预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反应

来源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y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以双心室起搏为基础的心衰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资料证实CRT已成为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CR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可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提高心脏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因心衰再住院率和各种原因的死亡率.
其他文献
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冲动以辐射状的方式先后激动右心房、房间隔及左心房,随之依次向下通过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系统扩布到心室.如果起源于心室的激动逆行向上传导激动心房,则发生了室房逆传(retrograde ventriculoatrial conduction,retrograde VA conduction)现象.随着心电学及心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房室前传早已被广泛研究.1913
特发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或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LVOT),而少数室早起源于左室最高位,即左室出口部外侧部位,距离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区域表面覆盖厚脂肪组织,称为心脏summit区.该区域位于左室出口部外侧,距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位置表面覆盖厚脂肪层,此处室早的消融不仅风险大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显著改善心脏性猝死(SCD)一级与二级预防人群的生存率.传统的经静脉ICD(transvenous ICD,T-ICD)的导线在静脉及心腔内,脉冲发生器埋藏于皮下.近年一种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均位于皮下的全皮下ICD(subcutaneous ICD,S-ICD)系统问世,可以避免传统ICD的血管及电极等并发症.2012年9月,S-ICD获FDA批准上市,目前其已成为I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在脑卒中的患者中,15%是由房颤所致.然而,许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是阵发性、无症状的,因此临床漏诊率很高.植入性器械(起搏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应用,为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便利条件.已有研究发现,植入性器械所探查到的无症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进展到房颤,明显增加临床房颤的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全
Q-T间期在临床心电学上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其测定是自QRS波开始至T波终结时的间期,反映了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程(图5-6-1).患者出现任何影响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因素都能引起Q-T间期的改变.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很短而复极时间较长,因此,Q-T间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心室肌复极时间.Q-T间期随心率的减慢而延长,目前最常用的是根据Bazett公式计算得到的Q-Tc来代表已根据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间
起搏器的基本起搏频率包括下限频率、最大传感器频率和上限跟踪频率.下限频率是起搏器最基本的程控参数,出厂时常默认为60次/分.最大传感器频率指传感器驱动的最大房室频率或心室率;此外,双或三腔起搏器具有上限跟踪频率,或称为最大跟踪频率,指起搏器的心房通道感知P波后触发心室起搏的最大频率,在此频率以下,起搏器心室通道保持1∶1的跟踪;心房率超过上限跟踪频率后,起搏器转换为非1∶1跟踪,避免在房性快速心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器械疗法,它的出现无疑是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技术出现20余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有效性,无数患者从中获益,基于设备的技术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CRT方法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为了使更多患者从该治疗中获益,合理拓展CRT适应证成了CRT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将集中对CRT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药物治疗能够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重构,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提高其生存率.近年来发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经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CRT是借助起搏技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植入左心室及右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采用双心室的同步起搏技术,CRT可以使患者固有的心脏循环同步状态得以恢复,从而改善心功能状态,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大
目前循证医学已经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EF值≤35%)、QRS增宽(≥120毫秒),在最佳药物治疗下心功能为Ⅱ~Ⅳ级的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EF值,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这种作用与CRT治疗能够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