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来源 :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o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病是松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8世纪以来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更成为欧洲以及一些南半球国家松林的最大威胁.我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193个县(市、区)发生松材线虫疫情,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寄生线虫的分泌蛋白参与寄主细胞信号的传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控,以及生物体的发育等重要生命过程,在线虫与寄主的相互作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基于松材线虫及其近源种——弱致病性拟松材线虫全基因组测序序列,对其分泌蛋白质组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并且对这两个分泌蛋白质组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两个近源线虫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89.7Mb(松材线虫)和77Mb(拟松材线虫),编码蛋白数分别为1.6万和1.54万个.预测结果显示,两个物种的分泌蛋白均占到其全蛋白质组的19%,初步估计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异分泌蛋白约为300条左右,目前正在对两个分泌组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和比较.我们希望通过该研究,为描述松材线虫对寄主的识别、侵染、寄生、调控等重要生理过程提供依据,为揭示其分子致病机制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为该病害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北方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为害日益严重,化学防治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起到良好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抗药性问题初露端倪。进一步了解根结线虫抗药性产生与发展过程,明确全国各地
  小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种类,严重影响着小麦的安全生产.明确其孵化机制对于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同地理来源地小麦孢囊线虫的孵化对温
  2008 ~2010年,对广州市区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线虫种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描述和鉴定了该体系中Schistonchus的2个新种,其中一个来自仲恺农业
通过检索2002-2018年SCI、SSCI、CSCD和CSSCI收录的与科普相关的文献,选取72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在对科普概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引入传播学“5W”模型,构建主体、客体、传播
对于未来共同体的探寻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马克思扎根于历史发展事实,从政治哲学批判视域、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以及人类学批判视域入手展开了对既存共同体的深入剖析,确认了
核心观点:一人打对手十拳,不如十人同时打对手一拳,这就是分时模式万“拳”齐发的威力!分时传媒,以其独特的大视野、大格局的营销模式开创了户外广告的新天地,打造了中国户外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类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禾谷产区,已知澳、欧、美、亚、非五大洲50余个国家均有发生,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大麦、燕麦、莜麦、黑麦等禾谷
  穿刺巴斯德菌(Pasteuria penetrans)寄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防因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该菌难以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大量
  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植物寄生线虫为害也在不断加重,每年造成的世界农作物损失率约为12.3%,成为农林业生物灾害
濊貊是古代广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族系,同东邻的肃慎系民族、西邻的东胡系民族,以及南邻杂居的汉(华夏)民族共同组成古代东北的四大民族系统.①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