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东部和直辖市效应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中国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对地区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空间滞后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东部地区和直辖市的虚拟变量对中国省际基础上1980~2005年间的人均实际GDP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存在很强的东部和直辖市效应,但不存在明显的西部效应。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以下几个内容分析美国次贷危机:(1)次级房屋按揭贷款的概况。讲概念、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危机反应、危机对市场的影响。(2)市场最新的反应、美联储一系列干预的措施以及对美联储干预的评价。(3)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初步看法或展望。
本文就人口的变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长期因素的问题探讨了一些看法。就中国的周期来看,长期增长和人口趋势之间有如下现象:(1)体制因素决定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从经济增长里面可以看到增长方式的机制。(2)周期的波动受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且每一次经济波动都会打上特定增长方式的烙印。(3)改革开放后开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前后的周期现象、特征也是表现完全不同的。(4)人口动态和长期
本文运用菜单成本模型研究了非对称货币政策对贫困的影响。价格黏性导致产出—价格的非对称调整,进而产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对于幅度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价格水平变化,所需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应大于扩张力度,因而在经济周期性循环中交替使用的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恶化贫困状况,所以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本文从非对称货币政策的新视角推导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并证明存在同时达到稳定宏观经济和改善贫困问题目标
从信贷双方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本文构建了带金融摩擦的信贷市场周期模型。由于耐用资本品具有生产要素和贷款抵押双重作用,信贷约束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信贷周期的传导机制,由此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因子是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主要成因。研究发现,资本、负债和价格呈方向一致、波幅各异的驼峰形波动;金融摩擦显著影响信贷周期的传导机制,但波幅随金融摩擦的上升呈现出先小后大再小的趋势,且冲击的持续性随金融摩擦的增
本文把股票流动性和公司资本结构看做一个互相影响的系统,通过吸收Amihud和Men delson(1986)的理论成果和对Kyle(1985)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推广,推导出股票流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关系和机制,并以我国股票市场上491只A股股票在1998~2005年间的交易和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对企业财务杠杆产生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财政分权研究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并剖析了中国财政体制变迁中蕴涵的税收分权契约变化;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从税收激励角度研究了我国税权配置制度变革对我国财政收入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我们构建了一个区域水平上的知识生产函数,将马歇尔-阿罗-罗默式产业内知识溢出与Jacobs式产业间知识溢出效应纳入创新生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各地区行业Hoover系数区位商加权平均与泰尔指数分别衡量两种类型的知识溢出水平,利用我国1999~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做了小样本下的差分与系统GMM稳健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水平对区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的动力以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发现1995~2004年期间:(1)整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相反,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2)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显著,但无论是从人均产比还是增长速度,地区之间的差
文章采用中国199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文章的基本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是负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已经实行了15年的“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进行反思。另外,自主创新具有非常显著的累计效应,专利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