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优化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之课堂管理篇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现今的教学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直接传道、授业的地方是课堂,故课堂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当今课堂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以机械优化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对课堂管理的研究及做法为例,介绍了我们的一些做法,包括:"五次考勤"、"五次作业"、"三次课堂作业"、"提问","签迟到"等.
其他文献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并从联系实际、课堂用多媒体课件的编写特点、课后总结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加以阐述.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多关注生活和生产中的机械,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用心钻研,就一定能找出一个令教师和学生都满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给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目标和内容、优化后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为学生营造培养工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探讨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式和手段,并进行了
本文旨在分析"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探讨基于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措施.通过专业建设,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成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在课程设计地教学中应不断地进行创新,改用新题目,融入现代设计的元素,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的独特特点,根据多年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提高机械设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和体会.首先,通过研究教学艺术,做到课前精心准备;其次,课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兴趣和互动;课下做到及时沟通,注重教学效果的不断反馈,随时作出调整和加强.经过多次实践和不断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引领了工程设计制造领域的革命,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必备的能力和技能.由此提出数字化设计能力是机械工程类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基础能力,而CAD工具软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的工具.针对本校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不系统和CAD软件操作能力较差的现状,开设了"三维CAD软件建模实验"实验课程,将数字化设计技术与软件操作学习作为机械类研究生的独立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试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传统的考试存在一些弊端,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考试改革的必要性、考核形式及考核内容进行了探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本科生技术基础课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和运用资料等基本设计能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安排在完成了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之后,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体现,尤其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是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特色之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全国机械原理教师以及教育部
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CDIO为指导思想,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讨.在继承经典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做中学"、"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和创业教育,融入到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本文对"机械设计"课程中材料的疲劳特性力学概念、数学符号体系、强度计算等进行了教学改革及授课方法、方式的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