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保护氧化损伤诱导雪旺细胞凋亡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CMCS)保护过氧化氢(H2O2)诱导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坐骨神经,体外培养SCs并进行纯化,S-100标记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将SCs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诱导组、H2O2加CMCS处理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经CMCS及H2O2处理的SCs细胞凋亡比率,通过罗丹明(Rhodamine123,Rho123)荧光染色剂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Cs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本实验培养细胞经S-100荧光染色鉴定阳性率达95%以上,与先前所得结果一直,为纯度较高SCs,通过H2O2诱导SCs凋亡表明H2O2可以明显诱导SCs发生凋亡,H2O2可以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H2O2可以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而在加入CMCS后SCs凋亡比例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色素C 释放减少。[结论] CMCS通过抑制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保护H2O2诱导SCs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解决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主钉插入骨折线引起骨折端移位、断端分离问题方法和总结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利用手指指间关节背侧L型皮瓣转移矫正手指偏斜畸形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4年9月,对11例拇指多指畸形矫形术后偏斜畸形患者,于指间关节背侧设计倒L性皮瓣,将皮瓣转移至松解矫形后偏斜侧皮肤缺损区,供区采用直接缝合。
会议
屠重棋,段宏,周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全聚乙烯型与金属型股骨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差异.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接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全聚乙烯胫骨型股骨肿瘤假体置换,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49.6个月(20~92月).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学预后、假体存活率、假体并发症及患肢功能.
目的 明确影响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第一年膝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第一年膝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改善APM后短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愈合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评估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1例高龄愈合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10例;年龄为70~99岁,平均86.9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切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同侧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采用切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同侧腕舟骨骨折患者.共18例,均为单侧损伤(左8例,右10例).其中男15名,女3名.患者平均年龄34.1岁(21-50岁).合并正中神经损伤1例,合并腰椎及骨盆骨折1例.
目的 研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共计52例锁骨骨折患者,男3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5岁(22~78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加常规方法止血)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血),每组各26例.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及其近期的安全性。方法筛选2013年06月至2014年11月,因股骨头坏死初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5例,运用STATA软件随机分为:术前静滴组(25例,术前10分钟静滴氨甲环酸)、经引流管逆行注射组(25例,术毕注射氨甲环酸)和对照组(25例,不使用氨甲环酸)。
[目的] 观察外侧"开门"复位"嵌入"式植骨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5月,采用外侧"开门"复位"嵌入"式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23例.其中,单纯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5例,合并外侧柱骨折16例(其中有4例骨折累及干骺端),合并内侧柱骨折1例,同时合并外侧柱和内侧柱骨折1例.取膝关节外侧弧形切口,近端自膝上约3厘米股二头肌腱前缘始,弧形向前下至G
Objective:To evaluate different modes of combined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applied in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and choose effective monitoring mode during corre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We re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