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小新壳梭孢引起的葡萄新病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g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种新的葡萄枝干病害在湖北省公安产区频繁出现,主要引起葡萄枝干流胶、溃疡,树势衰弱,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采集病害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以期为后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病害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和颜色。在显微镜观察下观察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并测量分生孢子大小。提取菌丝基因组DNA,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Bt2a/Bt2b分别对rDNA-ITS和β-tubulin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回收后进行测序分析。将获得的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采用MEGA6.0的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在温室盆栽的‘夏黑’葡萄上进行致病力测定,采用针刺法将菌丝块接种到消毒后的‘夏黑’枝条上,同时接种无菌培养基作为对照。每个处理接种5株,3次重复。所有处理植株均置于温室中,温度(25±1)℃,相对湿度90%。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在PDA上菌落呈现圆形或近圆形,菌落边缘不整齐,初期灰白色,后期变灰黑色,气生菌丝发达。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8.9~23.3)μm×(6.1~7.8)μm,平均为(21.4±1.6)μm×(6.8±0.6)μm(n=50),长宽比为2.4~3.8。对获得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基因分别进行扩增、测序,获得长度分别为553和419 bp的片段。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该菌株的ITS基因序列与多个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菌株的相似度高达100%,其β-tubulin基因序列与多个N.parvum菌株的同源性也都在98%以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与寄主为葡萄(JX462272.1)、橡胶(KY009943.1)、柑橘(MG879024.1)等多个N. parvum菌株以99%自展支持率聚在同一分支,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N. parvum。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夏黑’枝条被病原菌侵染14d后,接种部位溢出透明状胶体,韧皮部出现不规则形黑褐色溃疡斑,而PDA琼脂块接种的阴性对照枝条均未发病。将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再分离,均能够获得与原接种菌相同的病原菌,由此判定该病原菌为导致葡萄枝条产生流胶症状的病原菌。小新壳梭孢可侵染柑橘、桉树、石榴、葡萄等多种植物,并可引起柑橘、杧果等产生溃疡流胶症状,引起葡萄表现果实干缩、掉粒、果梗干枯,树势减弱等症状,但尚未见有关N.parvum侵染引起葡萄枝干流胶的报道。本结果证实N.parvum侵染葡萄可引起枝条表现典型的流胶症状,仅在湖北省公安产区频繁发现这种病害。
其他文献
<正>【本刊2018年3月综合报道】2018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向议会两院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在谈及国家安全问题时,普京花了不少时间介绍俄军事力量和最新武器装备发
背景和目的:对汉字认知的整体与部分关系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认知,认为汉字认知受汉字的整体属性影响,整字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特征分析理论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高中生更应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拥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计算思维及信息社会责任等信息技术素养。当前教育环境
本文根据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排课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排课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系统建模、数据库设计和遗传算法设计,构建了一个科学
近日,三一集团与中兴通讯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北京、长沙共同建设先行5G应用试点,共同探索5G技术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合作将助推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一带
给出了变上限与变下限定积分所确定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单调性、凹凸性、奇偶性、周期性,利用变上限定积分建立了函数凸及导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正>研究目的:在于透过跆拳道两种不同牵张型态预备站姿的实验设计,探讨不同牵张型态对上端跳后踢反击动作表现之影响,以做为往后跆拳道教练在跳后踢上端踢击动作指导之参考
会议
通过网络实际用户体验及实验测试各种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的组合,分析上行速率设置对常用的网络应用的影响,并找出各种下行速率需要配置的最小上行速率。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了重庆市城口县干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并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融入SWOT分析法中,
本文从叶片含水量、水势、蒸腾作用及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裸子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代谢活动,鉴于植物的各种代谢活动相互影响,需综合多因素共同探讨植物的抗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