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包滑坡岩体碎裂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来源 :2016海峡两岸岩土工程/地工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地震发生六年以来,对地震诱发最大的大光包滑坡开展了工程地质测绘、声波检测、钻孔取芯、电镜扫描等系列工作,研究表明该滑坡滑带产生于震旦系灯影组三段(Zd3)白云岩的层内错动带.综合研究揭示滑床岩体碎裂化宏观特征如下:滑面以下0~1m岩体呈砂土状,砂粒含量占到60%以上;1m以下岩体平均声波波速2500m/s~3000m/s,完整性指数趋于0.15~0.77,岩体损伤程度总体上随滑床深度增加而减小,而滑面下同一深度岩体损伤程度随滑床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局部有差异性破碎.另一方面,微观研究揭示滑带岩体压剪晶体沿解理面折扭断裂、穿晶裂纹发育,表现为部分晶体松动架立、晶间连接丧失.研究揭示的工程地质意义:(1)滑带岩体性质主要受控于层内挤压错动的泥质花斑状白云岩,该层成分复杂、风化程度高、节理发育和完整性差;(2)"5.12"地震使滑带岩体产生强烈的剪切破坏(拉张和压剪破坏)和翼裂纹扩展,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完整性系数剧降,劣化了岩体质量,并在启动后巨厚滑体的碾压与揉搓作用下,进一步促使滑带岩体的摩阻力降低.综上,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损伤碎裂化是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内部缺陷动态演化的累进过程,滑带所在的地层岩性及岩体结构特征为其主要内因,强震荷载是其关键的外在诱因,两者分别是导致岩体损伤碎裂化和滑坡发生的导火索和"元凶".
其他文献
楔型滑动Newmark位移分析假设岩楔为刚体,并忽略垂直地震加速度和垂直滑动方向水平地震加速度,且弱面摩擦系数于滑动期间假设不变.本研究引入刚块法与最大剪力法探讨刚体假设之合理性,并结合速度位移相依摩擦律评估假设摩擦系数为定值之影响,同时,本研究亦分别计算了考虑与忽略垂直地震加速度与垂直于滑动方向之水平地震加速度之触发与运动特性.结果显示,前述假设对永久位移、移动速度与滑动触发时间计算结果均有显着
台湾湖山水库工址地盘为泥岩、疏松砂岩及砂泥岩互层组成,属软岩地层.坝基调查与灌浆试验成果显示,工址岩盘软弱松散且节理弱面松弛,水力破裂压力低,灌浆成效不佳.灌浆工法不适用本工址地层,坝基处理采用塑性混凝土截水墙.塑性混凝土为达到强度与变形性接近于周围岩体、渗透系数能达到截水之要求,经过配比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成果,据以订定塑性混凝土品质标准.本文综整调查、规划、设计及施工各阶段之关键问题与技术经验,
台电公司燃煤火力发电厂运作过程中,所产出之飞灰约占总量80%,底灰占20%.其中,底灰因再利用价值低,仅能用来作路基回填材料,利用率偏低,目前多以水力排放方式,填置于滨海之灰塘内.而灰塘地因地质疏松且地下水位高,地震发生时极易发生液化,因此若需在煤灰回填地层做进一步开发使用(如:电厂扩建等)之前,仍需进行地盘改良工作,以改善其工程性质.为简化前述之工作,本研究研拟于煤灰水力排放过程中,将少量水泥浆
本研究主要探讨当土壤中含大量低塑性细粒料时,低塑性细粒料含量对土壤液化特性之影响.研究中发现,当土壤中低塑性细粒料含量较高时,土壤受地震力作用仍会产生土壤液化行为,此现象与过去认知相悖,就低塑性粉土而言,低塑性细粒料含量与土壤孔隙比为影响整体土层液化阻抗之重要因素,低塑性粉土之反覆应力比随孔隙比减少而增加,并随细粒料含量增加而先增后减,除此之外,扰动效应将对低塑性粉土之液化阻抗与液化后体积应变产生
通过对既有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加固、改造,满足了现有条件下基坑支护的要求,使既有基坑支护结构得到了再利用,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通过对昆明市高新区某基坑工程失事事故分析,基坑工程中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是紧密结合的,在建设工程中应严格把控各阶段成果,并通过信息化监测手段预防事故发生。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是基坑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工程勘察时要细致,加强原状土样保护,确保提供参数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使用时须综合室内、原位试验等多项成果数据判断取值合理性,切勿盲目采用。锚索作为支护结构中抵抗土压力的重要构件,其参数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由于整体刚度大、强度高、自身防水效果好的特点,不仅可作为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使用,更可作为结构地下室外墙,并代替边桩基础和边柱使用.相比于常规的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分开的形式,地下连续墙的综合应用,将给地下工程的建设带来安全、经济和工期优势.结合工程实例,对地下连续墙综合应用进行分析,为地下连续墙"一墙多用"推广积累经验.
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扩体锚杆在承受竖直上拔力时的承载特性,对扩体锚杆的几何尺寸和地基土参数与锚杆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试验对扩体锚杆的几何尺寸对锚杆承载力的贡献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建立了扩体锚杆的数值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详细研究了扩体锚杆的几何尺寸和地基土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值变化时扩体锚杆承载力的响应.揭示了扩体锚杆几何尺寸中扩体段直
边坡失稳与滑坡作为一种常见和重大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不稳定斜坡的变形机理和稳定性分析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以甘孜州得荣县某不稳定斜坡为例,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其变形机理,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评价了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该不稳定斜坡的控制措施,为相关部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扩体锚杆已广泛应用于岩土锚固工程领域,但是学者对于倾斜扩体锚杆的承载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PLAXIS有限元中的HS模型,本文针对倾斜角度为20°的埋设于砂土中不同深度、不同扩体长度及直径的扩体锚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同时通过改变倾斜埋设角度分析了扩体锚杆的承载力变化.在此基础上,发现倾斜扩体锚杆的承载力随着非扩体长度与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承载力的增长速率与上覆土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