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宏伟目标,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市场观念陈旧、市场运作模式功能弱化、体育场馆设施落后、科技创新融合程度低、法律保障体系结构不完善等严重问题。研究立足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政策和战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统计局2019年联合发布的体育产业数据表明:在2014-2017年之间,我国体育产业总的规模从1.35万亿增长到2.2万亿,每年增长速度约为18%;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2017年由0.64%增长到0.94%;我国体育总局、发改委等部门在会议上提出,我国将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加强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体现新的五大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选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对于体育行业而言,高质量发展既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转变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关键问题及推进路径等2个方面对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索,为体育产业的理论创新及实践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百科,以"高质量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关键问题"、"推进路径"等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百度文库、中国重要学术会议数据库等资源系统,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和著作,客观分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推进路径,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此也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政策落实不到位,从体育产业GDP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但政策体系的落实不全面,政策奖励机制比较滞后,在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方面有待提升;2.场馆设施落后,从我国第6次全国体育场馆调查数据分析看出,我国体育场馆紧缺、城乡体育场馆分配不均、体育场馆设施不够完善等现象严重;3.资金缺乏,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在资金支持方面的力度不够,体育保险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4.科技融合创新程度低,互联网、大数据等在体育产业的运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科技在体育赛事中的运用还应进一步落实。5、人力资源紧缺,我国体育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高端体育产业人才资源紧缺,例如:体育经纪人、体育科研人才、高端创意策划人才等严重缺乏,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产业还没有建立起复合型的体育管理人才,这也是导致现有人才的储备不能满足高质量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这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条合理路径:1.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策方针政策,推进体育产业的均衡发展,另外,政府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各部门对体育产业的考察和监督要进一步落实,为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夯实基础。2.科学合理规划体育场馆,建立智慧场馆,解决场馆设施不均的问题,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的健身需求。3.推动体育与科技的创新发展,针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开展调查和市场分析,将新科技、高技术运营到体育设施中,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化发展。4.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供给体系,强调培养课程、培养规格、教学条件、队伍建设及质量的统一性,努力实现人才多元化发展,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人才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5.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保障体系,促进新时代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6.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升级,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增强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和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积极与多媒体合作,努力开发品牌赛事。7.推动重点地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分区分拨的发展重点地区,在体育产业行业里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研究结论:虽然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规模存在较多问题,同时在方针政策、场馆设施、保障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体育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应该理清思路,不断前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运动项目为着力点,注重体育产业的政策落实,均衡分配体育设施,注重人才培养,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升级,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拉动体育产品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链的均衡发展,为未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注重体育产业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