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在基于想象动作电位的脑-机接口中的应用

来源 :2012年三网融合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了一个基于想象动作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通过模拟滤波与数字信号器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想象动作电位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处理。系统在硬件上设计了脑电信号放大器,DSP开发板;对脑电信号放大、AD转换后,通过分类特征提取处理后,完成动作识别与控制命令的输出。将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在脑-机接口中,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优异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实现了一个嵌入式、微型化的脑-机接口构建,实现了脑-机接口实时处理与微型化。
其他文献
选用H2SO4和H202组合溶液对InAs表面氧化层进行湿法化学腐蚀处理后,通过光学偏振显微镜观察,发现在极薄氧化层条件下,InAs表面氧化层的粗糙度基本反映了氧化层覆盖的InAs晶片表面的粗糙度。用白光干涉仪测得的未腐蚀处理的InAs单晶抛光片表面租糙度为0.325 nm,处理后其表面粗糙度未发生明显变化。
ZnO的宽直接带隙和强激子结合能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紫外激光材料。目前,光泵激光已经在ZnO单晶、外延多晶薄膜、粉体、纳米线以及纳米棒等微纳结构中被实现。按照腔体结构,可将光泵激光分为随机激光、法布里-珀罗(F-P)腔激光和回音壁模(WGM)激光。在三种激光中,回音壁模激光是利用光路在ZnO六边形微米棒中内不断全反射形成的,光学全反射能有效的将光线束缚在腔体内,光学损耗极其微弱,因此回音壁模激光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制作完底电极的LaAlO3(100)衬底上制备了一层BaO-Nd203-Sm203-Ti02系(简称BNST)薄膜,再对薄膜进行退火处理。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明:经过退火处理的BNST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效果。采用薄膜电容结构来实现电容的测量,主要研究了BNST薄膜电容的频率特性。LCR和矢量网络分析测试表明:在测试频率为1MHz时,介电系数为58.3.介电损耗tan6小于2
通过调整生长参数,实现砷化镓纳米线轴向和径向生长速率可控。在此基础上,使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芯壳p-n结构砷化镓纳米线。同时,通过探索GaAs一维纳米结构的光刻、壳层刻蚀、欧姆电极制备工艺,获得一维纳米芯壳光伏器件,针对该器件的I-V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情况下(AM l.5G,1个太阳)t开路电压Voc-0.539、短路电流lsc=10.374mA/cm2、有效填充因子FF=0.
本文采用加压MOCVD法在1600Torr压力下生长InN薄膜,研究了生长温度对薄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生长温度对薄膜的表面形貌产生很大影响。当生长温度低于或等于575°C时,可以观察到岛状的表面形貌。当生长温度高于575°c时,通过不同岛之间的合并形成连续薄膜。生长温度在600-650°C,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台阶流表面形貌。然而,随着生长温度进一步增加,在X射线衍射图中,可以观察到来自金属In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以将近红外线转换为绿光的有机/无机复合光电上装换装置。此上转换器通过将一个In0.12Ga0.88As/Ga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单元和一个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串联而得。MoO3掺杂苝四甲酸二酐(PTCDA)作为界面连接层插入在两单元之间。在20V的偏压以及1mW/mm2的红外辐照下,上转换器发出了亮度达6000 cd/m2的绿光,同时获得了4.ow/w%的上转换效率。
对研制出的DFB激光器阵列与MMI、SOA的单片集成器件进行了初步的电注入热串扰分析。在20℃下的测试温度下,当邻近支路的激光器注入电流发生改变时,测试支路的激光器波长发生红移;两者距离为100μm且电流变化在l00mA以内时,波长红移0.13nm;在距离超过200μm时红移量只有0.06nm;增大激光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明显改善热串扰的影响。
利用低压MOCVD系统在三片具有不同弯曲度(bow)值的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GaN基LED结构并制作芯片,测量了具有不同村底bow值的芯片的主要光学和电学参数,并分析了不同衬底弯曲度(bow)值对LED芯片的各个光学和电学参数的影响。公式计算的结果表明:不同的衬底弯曲度(bow)值对于LED芯片的性能具有明显影响:随着薄膜生长前衬底弯曲度(bow)值从-2.02μm到-6.77μm再到-9.21μm
为了实时精确的检测PFN脉冲的放电电流,根据PFN脉冲网络电流的形成特点,设计了一种专用型、采集频率高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ARM9+CPLD作为硬件平台,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Xilinx ISE9.1作为软件开发工具,能够同时完成对PFN放电电流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电流幅值及脉宽的计算,并协同控制后台进行数据通信和远程控制.系统采用5μs/次的采样频率,达到了0.1%的采样精度,从
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GAL20V8B和双向总线驱动器SN74LVTH16245等集成电路实现TMS320LF2407对18位10.4in真彩液晶屏和触摸屏的控制,用于实现全数字电源的人机交互功能.利用用于电源控制的主控DSP配合液晶屏和触摸屏实现数字电源的人机交互系统,一方面具有改变人机交互内容时无需改变硬件电路结构的优势,增强了全数字化电源的操作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进行电源控制DSP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