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郊区猪场和禽场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上海郊区不同猪场和禽场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的四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单增李斯特菌,弯曲杆菌和沙门氏菌)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有关国内动物养殖场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报道较少,而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在中国变得越发重要。此次流行病学调查反映了上海郊区养殖场的污染水平与同时期欧盟国家的水平相似。由于养殖场环节作为传染性食源性疾病的一个潜在来源,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并且对食品生产者提供生物安全和有关消毒的教育。
其他文献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了东莞市蔬菜基地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普遍检出喹诺酮类抗生素,以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主,其次是恩诺沙星,检出率均在80%以上,最高含量均大于100 μg·kg-1 (干重),平均含量近20 μg·kg-1;不同基地和不同类型的蔬菜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与组成特征差异较大,总含量为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 浓度为0.764~10.561 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 浓度高于嫩叶。∑HCHs 浓度为0.373~7.427 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 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
采用生物试验方法,研究了来源于绿肥(GM)、堆制过的猪粪中(CP)、新鲜猪粪(PM)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农药毒死蜱消解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DOM 能促进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其方程 Y GM=2.608 7 e-0.151 8 T,Y CP=1.244 3 e-0.100 1 T,Y PM=1.360 2 e-0.116 4 T且有很好的相关性RGM=0.951 2
通过添加猪粪渣用量的试验,采用日立881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竹荪的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关系进行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在添加不同猪粪渣用量下竹荪的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对比变化,为通过添加猪粪渣用量栽培氨基酸含量和产量高的竹荪提供科学依据。各处理的关联度及排序为:B2> B3> B0 > B1。其中B2处理关联度最大,为0.798 6,B1处理关联度最小,为0.738
随着农业生产对地力的掠夺,土壤钾素匮乏日趋严重。本文通过根箱试验,对比研究转基因小麦和野生型小麦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形态转化与迁移及土壤酶活性的不同影响,探讨转基因技术对提高小麦钾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钾水平条件和不同生长时期,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速效钾与野生型小麦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二者的非根际土壤速效钾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两种小麦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根际速效钾含量
为了构建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P15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检测其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采用PCR法,从pMD18-T-CP15菌液中扩增了CP15及含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的CP15基因,酶切测序鉴定;将该基因亚克隆至pVAX-1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Hela细胞,RT-PCR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扩增了约360
驱虫药在家畜寄生虫蠕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驱虫药的频繁使用,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抗药性(anthelmintic resistance)的问题。蠕虫出现抗药性对防治成败关系甚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羊线虫抗药性报道[2]。我国在羊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的抗药性研究有少量的报道,但对羊线虫对左旋咪唑类药的抗药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虫卵孵化试验是适用于苯并咪唑类线虫抗药性检测方法,但对其
从52头新产牛中筛选出年龄、胎次、体况相近的β-羟丁酸(BHBA)含量超标牛只(BHBA>1.0 mmol·L-1)和正常牛只(BHBA≤1.0 mmol·L-1)各11头,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泌乳初期120 d每10 d测定1次两组牛只奶产量,同时采集前60 d乳样测定乳成分,分析比较泌乳初期两组牛只奶产量的变化情况和乳成份的差异,并对两组牛只情期受胎率等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了解畜主血防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状况,为制定预防家畜血吸虫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10~2011年选择安徽省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区沿江居住的2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血防KAP问卷调查,共统计了调查点全部畜主89户人口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  结果:畜主血防知识知晓率在61.8%~98.9%之间,血防态度正确率为53.9%~94.4%,血防正确行为形
当前我国兽医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尽快建立完善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围绕建设高水平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技术平台、创新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技术理论和创新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机制三个问题,阐述如何建立完善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其中重点强调了应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设协调统一的保证人和动物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兽医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合作,破除条块分割,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