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

来源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而经典教育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我国实行通识教育改革的高校,大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通论、概论之类的课程过多,东西方原著经典导读的课程太少。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一般不会有什么阅读要求,即使列出一些建设阅读材料,也没有硬性的要求。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文化”或“教化”上,而不在追求“知识”或“理论”。它既是“课”,却不在“传授”,而在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仅仅听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些知识性的介绍,学生的主动思考挖掘不够,问题意识不强,这样,离通识教育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全面人格的目标相去甚远。通过芝加哥大学经典教育阐述了经典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 在此基础上,以通识教育理念整合全校课程体系,另外,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教学方式,推进研讨性课程建设,倡导研究性教学,当然,也需要通过其它措施的实施,来配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比如从学生管理、制度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对通识教育问题的研讨与实践,有针对性地凸显经典意识,有效地把通识教育更好地贯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通信及电子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而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本文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出发,分析了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发出询问信不一会儿,司机梯尔曼就发来回复:“我这儿正好还有一个空位。咱们周一上午八点钟在火车站前的停车场会合,不见不散!”我回了个OK,一桩搭车的生意就这样成交了。搭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高职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的市场化和集约化的趋向将是不可避免的,引入新公共管理模式,使高职院校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走向集约化经营
会议
在日本,人们在评论荒木轻惟时,常在前面加上一句“天才”,也唯有荒木享有这个称号。天才也好,怪才也好,这不必去多作考证;但至少有一点,荒木在日本摄影界独树一帜的表现,为
绘画语言是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体。一方面,运用绘画语言可以摹形造境;另一方面,又通过造型、色彩来显示自身的魅力。新时期,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新的绘画观念使绘画语言
前情提要:侯蓝被紧急征召去见元帅,他略施小计,带领舒可黛登上了前来接他的专用飞行器。这个举动被杜诺夫发现了,他立即汇报给绘图中心的临时管制者,并受命去逮捕他们。杜诺
《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在教学模式的选择、学生的接受能力、师资的开发和教材的选择方面面临着难题.为使其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现阶段应采用过渡型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决定是
大学语文在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课程本身以及任课教师被边缘化的现象,大学生普遍重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程,而忽视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的学习.这固然有社会功利因素的影响,可反
前言我以前曾发表了《关于木华黎国王下的探马赤军》。①最近,中国南开大学的杨志玖教授发表了《探马赤军问题再探》,②就我前稿提出几个疑问。探马赤军对元朝史研究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