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肝衰竭多发在成人,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其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介绍了肝脏移植术在治疗急性肝炎衰竭的临床应用,表明该疗法适合我国国情,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感染是肝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最常见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本文对肝衰竭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生素短程疗法进行了研究.
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其疗效满意,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在抗病毒及抗肝损伤过程中是否有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对丙肝宁冲剂治疗丙肝前后IL-2和sIL-2R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
为了解长春市5年来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和规律,以便采取措施,搞好预防乙肝工作,本文对1997-2001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检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文以病理诊断为依,对2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病理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试图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判断转归的预见性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自1998年美国学者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戊型肝炎的基因克隆以来,我国新疆地区等地陆续报道了戊肝流行.本文就以一例急性散发性戊肝从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型、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有理由推测DC在乙型病毒肝炎尤其是乙型重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此的研究不多.国内外研究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是DC的前体细胞之一,当机体受到免疫原性物质刺激后,DC前体细胞将分化为成熟DC,发挥免疫启动作用.CD83是人成熟DC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在单核细胞被诱生为成熟DC的过程中,细胞表达CD83逐渐增加.因而推测外周血单核细胞群中CD83+细胞的变
近年来,随着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开展,对人肝细胞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肝细胞来源有限,猪肝细胞已逐渐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重要细胞材料,随着其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有效的肝细胞长期保存方法以促进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本实验采用含不同DMSO浓度的冷冻保存液在-80℃条件下对猪肝细胞保存30d~60d,从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方面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合适的低温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是近年发展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可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可用于治疗不同病因肝衰竭的危重病人.本文对MARS人工肝治疗重肝晚期或肝衰竭合并MODS病人血清NO和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后,供体肝可再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肝移植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采用拉米呋定进行重型乙肝人工肝治疗肝移植后抗HBV复发进行了研究,表明拉米呋定疗效有效.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的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其价格昂贵,疗效也并不理想.文献报道,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HBeAg和HBV DNA的阴转率仅40﹪~50﹪,而且不少病人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复发.有可能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很多,如血清ALT水平,肝脏病变活动性,HBV前C区基因变异及干扰素中和抗体等.干扰素发挥生物学作用需要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因此机体内干扰素受体表达水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