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连续刚构桥抗震可靠度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程结构的抗震实践中,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无论是时间分布还是空间分布都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对于长大桥梁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与抗震可靠度分析,必须考虑地震动的时间和空间特性才能较全面地反映桥梁结构的动力反应性态。采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过程的正交展开模型,结合最新发展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对某连续刚构桥在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反应和抗震可靠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在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下的抗震可靠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按墩顶位移控制失效准则下的抗震可靠度相对误差可达50%,而按墩顶弯矩控制失效准则下的抗震可靠度相对误差高达200%。
其他文献
列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振动产生的低频结构噪声会给轨道交通沿线环境带来噪声污染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相干分析的桥梁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首先确定了频谱分析与相干分析相结合的噪声源识别方法,介绍了频谱分析法、常相干分析、偏相干分析的方法和流程,给出了偏相干分析中最优线性条件输入模型的迭代求解,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其次针对成灌铁路一座高架桥的振动与噪声综合试验的实测数据,结合频谱分析和常相干分析方
为考查风速模拟点间距对移动车辆风速突变的影响以及对比不同因素(车速、平均风速)下移动车辆所感受到的风场能量和风场相关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桥上移动车辆车头、车尾一点处的风场。通过功率谱估计,分析了桥上移动车辆车头一点处风场的功率谱与静止点目标风谱的差异,对比了车速、风速对移动车辆车头一点处风场功率谱的影响。通过相关性估计,分析了桥上移动车辆车头、车尾两点风场互相关性与同样间距的静止两点风场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跨度桥梁已经建成,但由于大跨度桥梁较柔和车辆在桥上的运动特性,车桥的耦合振动在这种大跨度桥梁上就显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当系统受到横风作用时可能会变得更严重。考虑到风、车、桥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这就形成了风-车-桥耦台振动系统(WVB)。虽然目前相关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发出多套用于分析风-车-桥系统的模型,但是关于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还没有系统的报道,这不利于设计师和管
由于结构的非线性及风荷载的非高斯分布,强风作用下大跨桥梁的抖振响应并非一个高斯随机过程。在桥梁抖振响应精细化时域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荷载及结构自身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得到结构的响应时程,并采用Hermite矩模型,通过前四阶中心矩,将分布未知的响应过程转化为标准高斯随机过程,进一步结合泊松分布法给出了结构在强风作用下的抖振动力可靠性数值分析方法。最后以东海某大跨径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详细探讨了其基
为考查风屏障对风-车-桥(线)系统的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风屏障下车辆的气动力系数,采用风-车-桥(线)耦合振动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车辆的动态响应,讨论了风速、车辆线路位置及线路构造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屏障可有效地降低强风作用下车辆的响应,平地路基上设置2.05m风屏障时,车辆的瞬时临界风速可达50m/s,车辆响应随风屏障高度的变化规律与车辆风荷载相似;车辆的轮重减载率、倾覆系数及竖向
本文针对高层伸臂结构体系提出设计黏滞阻尼器型(VD)或防屈曲支撑型(BRB)两种新型消能伸臂体系,利用随机概率密度演化分析理论(PDEM)这一有力工具,考虑随机源分别来自场地激励和阻尼器参数,采用Kanai-Tajimi谱生成人工地震动,提出从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中选取15个离散代表点的2.5σ法,采用总变差不增有限差分格式(TVD)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概率密度演化曲线,运用等价极值法(EVEM)对其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是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但其在建筑隔震领域的应用亟待深入研究。根据现有的基础隔震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性态行为,对基础隔震结构的性态水平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基础隔震结构的性态设防目标;将性态设防目标用位移指标进行量化,改进了直接基于位移的性态设计方法使其适用于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采用概率密度演化与极值分布理论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性态评价,计算其在不同设防目标下的体系可靠
考虑到火车、汽车与风荷载的长期作用以及多荷载的随机性,评估大跨多荷载桥梁的疲劳可靠度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本研究基于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大跨多荷载悬索桥的疲劳可靠度分析框架,并应用到香港青马大桥。首先,定义了疲劳可靠度的极限状态函数,基于监测数据建立火车、汽车与风荷载的概率模型。基于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在疲劳关键位置生成多荷载的每日随机应力响应后,估计每日应力幅m方和的概率分布
大跨多荷载桥梁的疲劳损伤累积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文面向火车、汽车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大跨悬索桥,利用连续损伤模型提出一个可靠度评估框架。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连续损伤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研究。然后,面向工程应用简化连续损伤模型,用有效应力幅和有效非线性累积参数代表一天应力时程的所有应力幅。通过在连续损伤模型中引入合适的随机变量,定义了疲劳可靠度分析的极限
对拟用于高速铁路的HRBF50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疲劳性能的试验及研究.设计了4根配有HRBF500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250万次疲劳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HRBF50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受弯疲劳破坏的最主要因素为最大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初始应力.得出配有HRBF500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满足预应力度λ≥0.7、最大疲劳荷载使梁受拉纵筋应力<155MPa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