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价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不同积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现状,选取32个代表不同积温带的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对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特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综合产质量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供试水稻品种综合评价情况,并以此据对水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特性中前1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百分率为88.602,分别归纳为产量因子、营养品质因子、穗部性状与粒形结合因子和穗部性状及籽粒充实度因子四大模块.结合聚类分析和综合统计评价结果,龙粳25号、垦稻13、东农425、绥粳9号和龙粳26号为高产优质类品种,此类品种综合得分为0.7294~0.7959,且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多集中在黑龙江省第一、三积温带.
其他文献
利用镇江地区4个观测站1960—2008年近50a以及镇江市单站1951—2008年近60a的气候资料,通过气候特征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镇江地区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暖期,降水总体上呈微弱的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则减少明显;(2)气候变暖导致镇江市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强降水、强雷暴、持续高温、旱灾、雪灾和大雾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对
2013年3月21日、4月7日我市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霜冻天气,尤其是3月21日那次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灾害较为严重.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高空观测资料等分析了两次晚霜冻天气成因,结果表明:这两次霜冻过程均是大范围强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积累发展并南下,我市处于东亚大槽槽后的冷平流中,又有青藏高原短波小槽源源不断的冷气流输送,从而造成了持续降温,后次过程我市处于冷低涡中心的后部,受此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明
为了摸清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更好地为粮食增产、稳产提供决策气象服务,本文运用DPS中的相关分析、分段对比分析、农业气象指标分析等方法,对宁都几十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水稻定点平行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11年来,水稻生长季内气候变暖,积温增加;低温冷害天气和寒露风出现的频率减小,夏季高温逼熟天气明显增多;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晚稻成熟收获期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多;有的年份气候极端异常,气候因
利用2007~2012年中国气象局下发的ECMW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及抚顺地区的逐日地表温度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抚顺地区地表温度预报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ECMWF的高度场、温度场和T213的散度场、高度场、海平面K指数、水汽通量、相对湿度、温度场和地面气温场均呈显著正相关,与ECMWF的海平面气压场和T213的海平面气压场、地面气压
利用辽宁省55个站1981-2010年逐日的降水量、风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日总量、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等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潜在蒸散量,分析了辽宁地区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辽宁省各站点潜在蒸散量的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②四季变化中,夏季潜在蒸散量最大,春季大风使得春季潜在蒸散量和夏季相差不大,有的地区甚至略大于夏季,秋冬
为了辽宁西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工程服务,掌握近地面层气候变化规律,利用1953—2012年辽宁西部7个观测站逐月地面温度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60年辽宁西部年、季、月地面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突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存在不同的升温趋势和变化特征.地面平均温度年均值气候倾向率为0.403℃/10a,气候
采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2年降水资料,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法确定旱涝等级,分析旱涝发生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旱涝灾害所占比例相当,旱年略多于涝年.近52a 正常年份为41a,占78.8%,偏旱年份为6a,占11.5%,涝年为5a,占9.6%.春季正常年份为36a,占69.2%,涝年为8a,占15.4%,旱年为8a,占15.4%,春涝和春旱所占比例相当.夏季正常年
河南4月份大范围(30%以上站)晚霜冻多集中在1969-1981年以及1987-1995年,2000年以后较少出现,但2005年黄淮麦区突发少见大片晚霜冻,引起了国内众多外专家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2005年3月11-13日连续3天大范围的晚霜冻天气过程分析,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在今后小麦生产中趋利避害,为晚霜冻预报、预警、以及为农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高空极涡只有一个,属于偏心型环流,在我国
目的:分析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研究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农作物和气象因子分离成社会量和物理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近50年小麦生长期日照时数下降小麦产量增加,二者呈负相关,有利于优质高产小麦生长;玉米生长期日照时数下降玉米产量增加,二者呈负相关,
目的:分析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过程中与农作物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农作物产量和气象因子分离成社会量和物理量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气候变化开封市降水量增加,对全市小麦产量利大于弊;开封市玉米生长期降水量和强降水增加,对全市玉米产量弊大于利;开封市棉花生长期降水量和强降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