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模拟及应用

来源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一直对配电网自动化进行着广泛讨论.但是,涉及到对配电网自动化仿真的信息却很少.随着城农网改造工作的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有鉴于此,经过大量调查并经过初步研究,提出配电自动化模拟及培训系统研究课题.开发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为配电网自动化搭建一个模拟及培训平台.通过模拟系统,供电部门可将自己设想的自动化方案在这个系统上进行模拟及预试验;已建成自动化系统的供电部门,可在这个系统上对下一步可能的运行方案进行试验;也可通过这个系统对现有配网的相关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熟练运行的目的.文章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模拟及培训系统的整个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模拟及培训系统的功能、特点、硬件和软件设计及实现.仿真模型符合实际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目前,多种配电网自动化方案的仿真可由该系统完成,系统能演示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方式和故障运行方式及故障隔离过程,为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和优化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散热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了分体式热管工作原理,提出了变压器的自然循环热管分体散热新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结构设计、样机试验等研究.
九域图原理是电压无功控制的成熟理论,但在处理三绕组变压器时却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拓扑分析的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QC)调控单元的划分方法,将三绕组变压器拆分
会议
本文提出了基于中压电力线(10kV)的配电自动化高速数据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并针对通信中网络重构和自适应中继问题提出了一种子站漫游算法.在终端硬件的设计中,采用将低压
会议
串补工程测量系统中CT距离隔离刀间,旁路断路器等一次设备距离很近,很容易受到开关操作的干扰,严重的甚至导致器件损坏.文中初步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平果和河池串补站的现
为实现可靠性指标统计由中压向低压扩延,全面准确反映供电可靠性,开发了由主站计算机系统、集中装置部分、采集终端部分和通信网络等4部分组成的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
会议
根据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电压与无功的全天优化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对次日各时段的电压和无功调节设备进行总体优化控制.采用如下2个优化步骤:
会议
本文首先建立三相四线制下四桥臂APF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无源控制方法构造电流跟踪动态控制器,然后基于APF的工作机理分析给出了实现渐近跟踪和内部稳定的充分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科学出版社,于1977年11月11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化学发展史》审稿和化学史学术交流会议。与会的有北京和各省、市
江重1305线自1999年实施分线统计线损后,线损率一直偏高,全年统计平均线损率约在10%左右,与理论线损率0.054%相差甚远.虽然前后对江重1305线电流互感器、计量回路乃至架空线路
会议
在配电网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中,确定典型接线模式下的目标网架结构至关重要,而目标网架的建设则需要以现状配电网架为基础逐年实施.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城市10kV中压配电网目标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