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网目标网架规划及过渡方式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配电网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中,确定典型接线模式下的目标网架结构至关重要,而目标网架的建设则需要以现状配电网架为基础逐年实施.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城市10kV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的方法与步骤,同时着重分析研究目标网架结构的中间过渡方式,使之适应城市负荷逐年增长和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需逐年进行的特点,对于保持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IEC61850采用独立于网络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SCI),定义了多层次嵌套的模型化抽象数据结构体系,IEC61850-8-1制订了由ACST到制造服文规范(MMS)的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规范.
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散热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了分体式热管工作原理,提出了变压器的自然循环热管分体散热新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结构设计、样机试验等研究.
九域图原理是电压无功控制的成熟理论,但在处理三绕组变压器时却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拓扑分析的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QC)调控单元的划分方法,将三绕组变压器拆分
会议
本文提出了基于中压电力线(10kV)的配电自动化高速数据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并针对通信中网络重构和自适应中继问题提出了一种子站漫游算法.在终端硬件的设计中,采用将低压
会议
串补工程测量系统中CT距离隔离刀间,旁路断路器等一次设备距离很近,很容易受到开关操作的干扰,严重的甚至导致器件损坏.文中初步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平果和河池串补站的现
为实现可靠性指标统计由中压向低压扩延,全面准确反映供电可靠性,开发了由主站计算机系统、集中装置部分、采集终端部分和通信网络等4部分组成的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
会议
根据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电压与无功的全天优化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对次日各时段的电压和无功调节设备进行总体优化控制.采用如下2个优化步骤:
会议
本文首先建立三相四线制下四桥臂APF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无源控制方法构造电流跟踪动态控制器,然后基于APF的工作机理分析给出了实现渐近跟踪和内部稳定的充分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科学出版社,于1977年11月11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化学发展史》审稿和化学史学术交流会议。与会的有北京和各省、市
江重1305线自1999年实施分线统计线损后,线损率一直偏高,全年统计平均线损率约在10%左右,与理论线损率0.054%相差甚远.虽然前后对江重1305线电流互感器、计量回路乃至架空线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