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疝相关论文
该文介绍1则鞘膜积液病案。依据中医“取类比象”法该患者被诊断为“悬饮”,运用经方理中丸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辨证论治取得了优......
崔云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男科临床、教学及科研......
治疗方药: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8~15克,荔枝核、橘核、山楂核各10~20克,小茴香,菟丝子各8~12克,柴胡,桂枝各5~10克,甘草2~5克。先......
曹继刚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北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教授从事中医......
水疝即现代医学中的睾丸鞘膜积液,顾名思义与水湿密切相关.西医学认为,睾丸鞘膜积液是各种原因使睾丸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常,导......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水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会诊患者及康复......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鞘膜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出现阴囊水肿,状如水晶,中医称为“水疝”。一般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多以手术治疗为......
小儿水疝,又称为“鞘膜积液”。本文报道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该病52例。 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在5岁以内40例,6—14岁12例,病......
外治法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说.并说"疡医若无红、白二丹,决难立刻取效".药物外治法是中医外......
"疝"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称本病为"水","水疝"作为病名首见于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水疝(睾丸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患者69例,根据张登本主编的《中医男性病学〉辨证分型,分为寒湿凝聚型、......
水疝,相当于西医的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性肿物的一种疾病,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
精索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范畴。张吕夫主任认为,本病责之肝脾,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痰凝聚,留滞肝经,郁结不消所致,或有郁......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以四逆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睾丸鞘膜积液98例;结果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医药治疗睾丸......
<正>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组成。本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能。原方主治外有表证,内有蓄水,......
历代文献有关"疝"疾的记载卷帙浩繁,包括疝瘕、瘕疝、疝、疝、水疝、水、水、卒疝、狐疝、盘疝、石疝等。疝疾名目虽多,但其命名多......
<正>曹继刚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北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教授从......
鞘膜积液为新生儿或婴儿期常见病,本病属祖国医学的"水疝"范围.笔者运用"牡苏散"涂敷患处、内服加减橘核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小......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经典方剂。现代广泛应用于小便异常、肾炎、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肾虚寒湿型水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为水疝的患者36例,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辨证施治,并结合外敷......
鞘膜积液是小儿时期的外科疾患。林季文主任中医师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肾虚寒,水湿下陷;基本治则为温阳化气,逐水利湿;临证以五苓散为......
<正>水疝即现代医学中的睾丸鞘膜积液,顾名思义与水湿密切相关。西医学认为,睾丸鞘膜积液是各种原因使睾丸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