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布纳相关论文
新元素的发现使周期表再一次扩大,化学元素的规律可能已经进入了一片新的疆域 2006年10月16日,从杜布纳核联合研究所传出消息......
周光召,1929年5月生,湖南长沙人。 1946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52年秋转入北京大学,师从彭桓武先生研究基本粒子。 1957年至1961......
从遥望无际的广袤宇宙,到身边的万物,都是由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化学元素组成。我们现在知道,元素周期表前26种元素,从氢到铁......
当我应约前往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绍钧先生时,我感受到自己是在走近那段已遥远的年代。33年前的这个时节升腾在罗布泊上空的那片......
王淦昌(1907—1998),苏州常熟支塘镇人,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王淦昌在科......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声声巨响震撼寰宇,一朵朵红蘑菇云光耀中华大地。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让世人目不暇接,惊呼不......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泰斗。他是中国唯一享有“金博士”荣誉的科学家,也是中国“863计划”的4位倡导者之一。 为了中......
王乃彦院士曾参与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时至今日,一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位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的老人依旧神采飞扬。遥远......
4个新的化学元素如今已经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这也意味着,这张表的第七行终于完整了。多年来,第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
【民主德国《同位素实践》1990年第2期第78页报道】苏联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的Yu.G.Teterev,对氢的中子放射自显影(NARG)的主要特......
个人简介:曾乃工,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1956年被分配到原子能所反应堆物理组工作。1959年被......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两院院士或为国防现代化拼搏,或为重大科研课题......
在周老师80华诞之际,作为学生的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仰慕老师的学识和成就报考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情景以及多年来在老师......
读者也许还记得,不久前本刊在报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时,有这样一段话:“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
我自1950年代中期得以转学理论物理,就知道周光召这位杰出学者和学长的名字。然而,真正近距离、面对面的接触始于1977年全国自然科学......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周光召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风雨几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