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学相关论文
(一) 多年来,在两北地区发现了不少泥盆纪植物化石。虽然对其正式研究报道的还不多,但积累的资料已相当丰富。这些化石所代表的植......
<正> 拴马桩群的创立,始源于孙健初先生。其标准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佘太镇北约五公里之拴马桩沟。后斯行健、李星学将其......
太原西山是华北晚石炭世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之一——太原组的层型剖面建立地区。李四光教授(1927—1931)曾于《中国北部之(竹蜓)......
本文描述了产于大同煤田南部吴家窑剖面的一个轮叶类植物新种Annulariapermicasp.nov.。其特征为:叶轮具明显上叶缺,叶多少向上弯曲,仅下部数枚叶直伸;脉粗,两侧......
李星学(1917-2010),是享誉国际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古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非常注重古植物学和陆相地层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李星学院士是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一生著书立说无数,除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他还致力于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并著有内客丰......
国际著名的地质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不仅在地质勘查和古植物研究领域,展现出勤奋专注、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在科普教育事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Cladophlebis一属植物一般视为中生代最丰盛的标准植物化石。但它也偶而发现于上部古生代的沉积中。其出现于上部古生代的种......
期刊
<正> 西藏南部定日、定结县一带的曲布组,由于有冈瓦纳古陆特有的舌羊齿植物群的发现,引起了地学界的很大重视。这个植物群经徐仁(......
东亚华夏植物群的鳞木类植物约有7属,26种.内以晚石炭世早期华夏植物群的最为发育;在二迭纪的中、晚期华夏植物群中仍颇繁茂.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