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先生相关论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而且对东方各国乃至全人类的......
青铜器中带有“孤竹”铭文的 ,今知共有 6器 7铭。关于“孤竹”的考认 ,李学勤先生已撰二文。若关于“孤竹”的考认不误 ,则据《史......
旧释为“廿祀”的寝孪方鼎和肄簋经重新考释当为“曰祀”,曾有学者认为系指元祀。商末周祭系统中,帝辛二祀到十一祀是材料最完备的......
2002年下半年,从导师李学勤先生处获知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从香港购藏一件失盖的有铭铜器,曰“公”。就器形与铭文......
1986年,涿鹿县矾山镇五堡村农民在挖土时发现1件铜戈,现藏涿鹿县文物保管所。铜戈援稍上扬,中起脊,前锋弧尖,胡狭阔,三穿;内直,一......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木牍共7枚,陈松长《马王堆三号汉墓木牍散记》(以下简称“陈文”)对其中两枚木牍的个别词语进行了考释,读......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4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中国......
本文共有四组甲骨缀合,分别附以图版,阐述缀合理由,并作相关说明及释文。
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four groups of oracle bon......
本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古都西安连续传来数以千计秦封泥发现和出土的消息,一时震惊考古界和中外印坛,被誉为“一百多年来封泥发现......
由杨金廷、康香阁主编的《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4万字,分为赵文化综合研究、荀子研究、公孙龙研究、赵国......
古文字学,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文字,凡是不是现代文字就是古文字,最古的就包括甲骨文、金文,稍微晚一点的就包括籀书、小篆,都是古文......
李学勤先生是学界高山仰止的史学大师,也是惠泽学林、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我第一次拜访李学勤先生是在2003年10月13日,至今已10年......
顾颉刚发起疑古思潮以来,学界毁之誉之,已经有很多论辩。有胡适、郭沫若等人的明确肯定,有冯友兰从信古、疑古、释古的认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