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相关论文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这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正逐渐占据国际贸易的显著地位,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共存已成为当今贸易格局的重要特征。产......
基于中国与14个主要文化产品贸易伙伴国2005至2015年期间的贸易数据,通过计算中国对这1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十年间的进出口单价,得出......
Fukao等(2003)的模型对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成本与贸易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当两国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时,FDI会......
本文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对1985-2013年间中澳各自的商品出口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中澳对外贸易以自身的要素禀赋为基础。再对中澳双......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介绍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中国各类木质林产......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在产业内不同领域、不同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不平衡......
中国国内技术性劳动力和非技术性劳动力报酬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是我国参与的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和区域内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开展。其......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中心逐渐向新兴经济体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2017年......
作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动因之一,产品差异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本文基于产品差异性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展开研......
<正>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第二大出口市场,而韩国也成为中国......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
一般而言,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能促进我国对外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具体是否能促进我国农业垂直型产业内......
近年来,中韩两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在中韩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成......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
利用1992-2006年UNcomtrade数据库中的进出口数据,借鉴Greenaway等人所采用的进出口单价比较法,计算并区分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
机电产品一直在两岸货物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深入研究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能对促进两岸贸易提供参考,两岸机电产品......
日本民主党上台,倡议建立"东亚共同体",一度成为东亚各国首脑会谈和媒体报道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21世纪以后东亚地区两个经济大国......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一个国家既出口某种产品又进口某种产品的新贸易模式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
针对中韩钢铁产业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汇总水平上水平型产业......
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笔者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内贸......
中国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为美国。首先分析了中美两国间文化产品......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新双方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到2007年1月,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新第一大......
产业内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产业内贸易在制造业对外贸易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制造业对外贸易......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
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证明贸易国之间的要素禀赋是存在差异的,并且一国应该出口本国丰腴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
产业内贸易在二战之后成为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作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一股新生力量,它有力地解释了当今世界经济贸易中广泛存在的......
产业内贸易产生于战后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从而加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由此使得国际分工从原来的垂直型分工......
文章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及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
基于Fukao等人(2003)的模型对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成本与贸易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当两国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时,......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贸易模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是衡量贸易条......
在总结国内外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VIIT)的测算指标,分析了中国1997......
本文从梳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动向和理论实质入手,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中国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运用目......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新型国际分工形成、促进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
在金融危机已造成我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并进一步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现有份额,如何抓住契机......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贸易发展最快的地区,其区域内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仅次于欧盟。而学者们通过研究指出东亚区域内的......
2015年6月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在首尔正式签署。两国间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且以机电产品的增长最为迅速,产业内贸易形式显著增强。本文采......
20世纪60年代,Verdoorn在研究“荷比卢经济同盟”过程中首次发现了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发现对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产品同质......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模式发生变化,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80年代以来,全球经......
经济全球化以来,国际贸易形式的发展以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品质差异化和贸易量存在显著......
由于日本经济处于长期的相对停滞,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得两国经济规模并驾齐驱。在这一过程中,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