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相关论文
透视今天的收藏市场,玩瓷玩画的人比比皆是,而玩砚特别是懂砚的人则是寥若晨星。究其何故?古老的砚文化实在过于博大精深。笔者长期痴......
古典家具收藏热持续升温,中国古典家居元素广受欢迎。淘“老家具”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一种投资。然而,古代家具与其他门类的文物......
对于机制铜币的收藏,我们一直热衷于版式的研究和探讨,而对于原光机制铜币的讨论却是相当的少。这里本人就对原光机制铜币的收藏发表......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建筑物被拆除,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天然砂石开采过度也导致建筑材料的短缺,在......
沱沱是极念旧的人。一个手冢治虫纪念版阿童木自 2000年陪伴他到今天,用他的话说,“都把玩出了包浆”。 和阿童木一样,沱沱有很多......
雕母为历代泉家所珍视,欲求而极为难寻。今介绍一枚”乾隆通宝”雕母钱(广东泉友王文良先生藏品),径2.78厘米,厚0.19厘米,重6.6克。钱体......
近来,随着古钱币拍卖价格的飚升,古代银锭的收藏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重视。 此银锭重1950克,长13厘米,高8.5厘米,褐色包浆老旧,底部银色灿......
董大勇先生在《收藏界》2003年第8期《鉴泉手记》上发表了《“第九重四两”秦耶?汉耶?》一文,文章提到为甘肃张掖一老者鉴泉的趣事,......
钱牌是南宋某些府州发行的一种形制特殊的地方临时货币。除了人们早已熟悉的临安府钱牌之外,近年陆续发现了多种其他地方钱牌。毫......
此钱为明朝天启年间,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7年)所铸制钱。 正面,“天启通宝”四字;背面,光背无文。直径4.8厘米(比同类“天启通宝......
2004年的仲夏,福建省建阳县城某典当行,接待了一位年逾古稀的男性老人,因家中急需用钱将家传一枚清代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五十面星月纹钱......
近来笔者偶得—枚行草瘦金书体的“宣和通宝”小平铜钱,该枚钱币为熟坑传世之品,制作精整,字迹清晰,铜质细腻,黑褐色包浆滑胰温润,字体流......
“嘉靖通宝”大铜钱,此钱直径为了厘米,厚度0.5厘米,穿口0.8X 0.8厘米,重量115克,青铜材质。面文直读“嘉靖通宝”。面重廓重好,背重好。此......
笔者收藏着一枚铸有西夏文字的花钱(见图)。笔者观察这枚花钱上的文字与西夏文钱上的钱文属于同一种文字,但花钱上的四个西夏文字为......
北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铸行“元符通宝”铜铁钱,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用篆、行、真、隶四书体。 笔者早年在齐齐哈尔集......
厌胜钱铸有辟恶驱邪、吉祥喜庆的图纹或诗文,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惹人喜爱。铸造精良的厌胜钱多出于官炉,出于政府专门设置的钱监,带......
笔者手中这枚“龟鹤齐寿”钱,多年前曾在家门口的古董地摊上见过,那时对花钱的兴趣不大,更多的是心中没底,和许多人一样,最多是拿在手里......
1996年的暑天,在睢宁县下邳古镇的炬山,我得到这7枚先秦大半两,归家后,藏于钱币册,收藏至今。7枚先秦半两钱赏析:
In the summer ......
这枚“圣宋元宝”折二铜钱的获得,我算是付出一了成本。为艳羡这枚钱,我竞买下了实在不愿购买的三千元小件雕刻饰品,结果小雕件赔了两......
民国年间所铸铜币,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今所介绍的“津”字党徽古布壹分铜币(如图),币直径2.6厘米,重6克。红铜材质,包浆熟旧自......
元代距今不超过千年,其经济倒退凋蔽,政治也不清明,但是,元代却出了许多珍品古钱,这应当与当时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政治经济的大动荡有关......
从这枚大钱钱文特点及铸工精美两点看,只能判断它是盛唐之物。币径为37.2毫米,厚2.7毫米,重22.1克,币材呈白色,绿、红、白诸锈与黑色包......
近日,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转让给笔者一枚“地不爱宝”吉语钱(见图)。此钱为传世品,虽经多人随身携带和抚摸,钱面、钱背磨损严重,但文字......
山东宝济局铸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等四种面值,因其铸量极少,故每一个版别都比较珍贵。 笔者2008年下半年北上寻泉之旅期间......
按图索骥是按图谱去寻找千里马,当然与伯乐目测活马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活生生的千里马毕竟极少,作为媒体主持人身在斗室利用彩照,仍......
笔者藏有一枚“咸丰元宝”宝苏当五百大钱。钱径57毫米,穿径11毫米,厚4毫米,重64克。精黄铜质地,包浆坚实,温润有光泽,钱体突出部分磨损......
一枚“道光通宝”宝直局小平钱被摆放在某古玩店的玻璃柜里,厚积的土锈层将钱面掩盖,露出钱文平面,虽钱体厚实,形制精美,但不经意时也甚......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
本人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古钱,钱径41.4毫米,穿径8.6毫米,厚2.4毫米,重20克。此“第一重四两”钱面有外廓,背平素,与大“半两”相......
本期发表的“政和通宝”折十大钱,为多年未见之品,丁福保先生所著《历代古钱图说》有一品,为铁质,此钱较丁著拓图稍大,而钱文书体一致,作......
笔者收藏民俗钱多年,其中有两枚神仙人物背十二地支生肖大钱,铸工精湛,甚是可爱。每赏析把玩,余兴不尽,总想追溯和研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这枚铜质“淳化元宝”高浮雕背佛像古钱(看照片),去年曾给《收藏界》寄过稿件,可能是因为内容表述不够精确而未被采用。而今,又获得新的......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到闽任幕僚的施鸿保所著的《闽杂记》对福建“钱票”印章有段精彩描述:“……先用蓝印店号及年月号数,……又加方......
图1机制“光绪通宝”方孔钱为常见普品,与其钱文及造型相同的满穿钱被定为五级品,而图2这枚满穿钱的正面钱文“光绪通宝”四个字与图......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
人们对银锭并不陌生,古代影视文学作品中总有白花花银子的存在,但银锭收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属于冷门,近几年才有勃兴的局面。银锭是......
“软道”的定义:古陶瓷釉面长期在地表环境下被风化和水解,表面生成了一层较软的包浆(SiO2·nH2O),由于墓葬中的土或空气中的微尘使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