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旗草原》相关论文
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家族史框架中呈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农耕社会的兴亡史.端木将农业秩序与自然环境统合进"草原"......
《科尔沁旗草原》与《生死疲劳》虽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但是小说共同反映出地主家族兴衰成败的家族史,具有诗性张扬的史实风范,同时......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中,有很多作品都提到或描绘了“跳大神”现象或情节,如肖红的《呼兰河传》、端木......
<正> 一、混沌产生有序在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随着研究者主体意识的逐步强化乃至参预,和由此带来的思维观念、方法的刷新,以及时间......
托尔斯泰与端木蕻良有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情,托尔斯泰的《复活》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对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
<正>一1929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端木蕻良就关注社会,爱好文学,参与编辑学校的刊物《南开双周》。从他在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
<正> 扫描:在整体中确立新的“状态空间”历史上的白山黑水曾养育过无数勇敢勤劳的人民,却不曾养育出自己的杰出作家、诗人。本世......
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背景上,着重分析了《科尔沁旗草原》这部长篇小说的史诗特征。评价高低或许需要进一步探讨,但作者选择的......
《科尔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的代表作之一,与东北作家群和左翼创作的其他作家一样,小说具有作者以此抒发自己投身于社会革命浪潮的......
一列夫·托尔斯泰在1898年出版的《艺术论》里有着这样的论述:“将来的艺术和现在不同,它并不只是描写少数富人们的生活,它将要努......
端木蕻良,191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28年起开始文学创作,1932年参加“左联”,积极投身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完成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被誉为“第一......
<正>十年前,钱理群在《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序中指出:"我一直认为对端木蕻良的贡献学术界是估计不足的。……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
<正>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1912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东北作家群中重要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提到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和《子夜》一样 ,追寻重大的社会历史性主题 ,作家力图以一个社会理性色彩很浓的大构思来统领文本。不过 ,《科尔......
<正>(1938年)4月20日左右,与萧红回到武汉,定居小金龙巷。4月29日,下午与萧红、冯乃超、艾青等人出席胡风主持的"七月社"的"现时文......
【正】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现代文学园地里伴随着伟大的人民抗日......
<正>1912-1913年(1岁)9月25日(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端木蕻良(下简称端木)出生于科尔沁左翼后旗昌图县鸶鹭树乡和厚社苏家屯(现辽宁......
<正> 8月25日,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此鸟)鹭树村。 曾祖曹泰,官至京丞,仗势兼并土地两千多垧。 父曹仲元,原名曹铭,受过一定教育,接受......
<正> 一如果说,东北精神和东北强健的生命力,在现实中和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笔下的大地之子——农民身上得到了正向的、诗意的体现,那......
“老家在山东”──东北作家创作中的“文化恋母”和“寻根”现象逄增玉一东北的出土文物和辽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东北也是中......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地域性和多元的风格,《科尔沁旗草原》是其中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显示了这一......
一 绪 论《科尔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的长篇处女作 ,也是成名作 ,写成于 1 93 3年。据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透露 :是鲁迅先......
出版于1939年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既体现了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和启蒙精神,又显示了2......
现代东北作家端木荭良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描绘了清朝以来两百年间关东大草原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品表现......
中国东北素以荒寒、冷硬著称,北方寒冷的气候、广袤的山地、古朴的风俗、杂融的民族,以及北方人豪爽的性格、高大的身材、粗犷的节......
<正>2012年2月至3月,香港艺术节推出以东北著名女作家萧红一生为题材的歌剧《萧红》,颇受好评。2013年,著名香港导演许鞍华推出《......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作家和文人、特别是身在东北和关内的东北籍作家以及主要以他们为主构成的东北作家群,对广袤......
<正> 一在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中,他们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东北土地的宏伟形象,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常揭示和描绘东北大地与东北......
端木蕻良的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近几年来为不少的研究者关注。在此主要试从这一小说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小说在叙事方面留......
<正>端木蕻良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颇具个性的一员,《科尔沁旗草原》是其代表作。端木原名曹汉文,出生于无边无际的科尔沁旗......
<正> 东北作家群是三十年代崛起于中国文坛的一批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作家群体。在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而陷于水深火热之际,他们自......
《科尔沁旗草原》史诗性的视野架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等文本特征与托尔斯泰的《复活》产生了异时异地的互文观照。在这部小说中......
<正>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
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地区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国难乡仇当头,满族青年作家群挺身而起,脱颖文坛,为祖国为民族庄严写作。端木蕻良......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持久不息的乡土文学一脉中,40年代以流亡怀乡为主要特征的乡土文学创作成为与20年代乡土文学文化批判和30年代乡......
一九三五年,鲁迅首次使用了“乡土文学”这一术语。①他解释道:“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
<正> 一 “东北流亡文学”是指受东北的历史文化孕育,在“九一”事变的历史阵疼的催动下降生的一代文学青年流亡关内后,以东北生活......
<正> 一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这一时期,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和与其相应的“东北流亡文学”是中国......
<正> 一九三三年,二十一岁的端木蕻良创作了一部“实属难得”(茅盾语)的,“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郑振铎语)的长篇小说《科尔沁......
<正> “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可以用来推断这个国家在各个历史的时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