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15细胞相关论文
过敏反应是Ig E介导的超敏反应,临床表现为湿疹、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虚脱和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
目的观察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屋尘螨抗原(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Der p)直接作用的P815肥大细胞Toll样受......
该研究利用聚乙二醇将相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小鼠的肥大细胞瘤系P815融合在一起,形成治疗性DC瘤苗,并对这种树突状细胞瘤苗免......
目的:构建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
目的以经P物质致敏的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为模型,检测雷公藤红素对其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分析PI3K/AKT/GSK3β通路上关键基因和蛋白表......
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 PARs)属于与G蛋白相偶联、有七个跨膜单位的受体家族[1],目前在人和小......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肥大细胞模型RBL-2H3和P815细胞激活后脱颗粒反应的差异,寻找早期、稳定、敏感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外检测模型,为......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P815细胞脱颗粒后上清液中组胺含量的方法。采用C18柱(4.6 mm×100 mm,3.5μm)进行分离,以......
期刊
背景及目的自上世纪以来,手术、放疗和化疗作为传统三大方法,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这些治疗手段并非对所有肿瘤......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P物质诱导P815肥大细胞致敏脱颗粒的抑制作用和对PI3K/AKT/GSK3-β通路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脱颗粒细胞模......
目的:研究重组L-门冬酰胺酶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及实验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肿瘤细胞(K562、L1210和P815),分别用倒置显微......
目的:本文以血栓通注射液为例,筛选其内在致敏原,并试图探寻一种系统、可靠的中药注射剂致敏成分筛查方法,为其它中药注射剂致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