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剧团相关论文
目前地方戏因剧目、舞美、音乐改革跟不上时代及其它种种原因而不很景气。一些有才华而又不甘寂寞的青年演员想另觅艺术新天地,去......
<正> 近年来有些报刊谈到黄梅戏的发展,总要提 及《天仙配》;有的人在我面前说起《天仙配》, 又常露赞许之意。我觉得太看重了这个......
世纪末的中国戏剧呈现出的多种变化,有待理论界梳理、概括、阐释、总结,使之上升到审美和文化的高度。
Many changes in the Chin......
在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牟弦甫、索宝莉演唱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使得这个经典唱段再次被广为传扬。之后,它成为......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是演地方戏的文艺团体,剧团乐队文场只有五个人。即一把高胡、一把二胡、一把琵琶、一把大提琴、一支唢呐兼笛子。......
“三条鲢子水哗哗,三个女人嘴喳喳。”属于黄梅戏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一踏足安徽边界,黄梅戏的氛围便扑面袭来。这里的黄梅戏剧......
谈论黄梅戏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这是好事。说明黄梅戏在社会上和人们心里的份量越来越重。“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免有些不同音调......
<正> 2003年11月8日至14日,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楚剧新作展演在京剧鼻祖余三胜的故乡罗田县隆重举办。地处鄂东的10......
金风送爽中,以“弘扬传统文化、展示黄冈风采”为主题的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于2009年9月下旬在黄冈职......
【正】在当下中国戏剧舞台上,黄梅戏算是走红的剧种:每年的央视春晚和各省市举办的重大庆典活动,都给黄梅戏留有一席之地;几乎每天......
新年伊始,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黄梅戏便有了一次精彩亮相,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何云在2016年......
<正>黄梅戏如今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说起徽文化,有一个新词叫"安徽二黄",一个是黄山,一个是黄梅。这样一个在1952年之前尚未正名......
<正> 《上海戏剧》編輯部: 我是西藏黄梅戏剧团的青年演員,到西藏演出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我們剧团来自安徽,但現在我們已經非常热......
在一个杨柳青青、风儿亦轻轻的早晨,我如约去采访著名的黄梅戏丑角演员左胜利。到了他女儿家楼下,碰巧与刚从江边进行早锻炼回来的左......
一直以来,黄梅戏就以底子薄、家底不厚而著称,这其中又以剧本的储备之少而闻名。黄梅戏拥有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传统剧目以......
<正> 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保留剧目。然而,一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并非是与生俱来的,经......
<正>黄梅戏,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地方戏剧种之一。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近两百年时光。由于其音乐优美、语言易懂的本身......
十月,丰收的季节。戏乡怀宁在丰收的季节里又喜获丰收。由怀宁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新编大型黄梅戏《独秀山下的女人》于10月18......
1956年安徽省举行首届戏曲会演,由太湖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现代戏《巨流》获优秀演出奖,主演王鲁明一鸣惊人,荣获演员个人一等奖。......
<正>怀宁县洪铺镇的五桥胡家黄梅戏班第四代传人胡节银继承父亲胡开泰、叔父胡开来的衣钵,于20世纪80年代初,加入洪铺镇区职业黄梅......
<正> 黄梅戏的现状,既轰轰烈烈,又冷冷清清。一曲《红楼梦》从北国演到南疆,受到热烈欢迎,在中国戏曲不很景气的今天,诚属难能可贵......
<正> 《中国文化报》一九八六年九月底曾经刊登了一篇对戏曲现状的调查报告,提到当前北京人喜尚的剧种中,黄梅戏以亲切饱满的抒情......
<正>1949年3月24日,石牌镇解放.戏曲艺人们兴高采烈地纷纷云集石牌镇,京剧艺人以“大四喜”班为主,黄梅戏艺人以“仁义堂”为主,商......
<正> 黄梅戏由于把握住了历史进程中的剧种命运,依循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才取得空前业绩。总结起来,党的文艺政......
<正>[本刊讯] 在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海片演出的十四台节目中(十台话剧,四台戏曲),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改编演出的莎翁名剧《无事生......
<正> 我两次到安徽省合肥市,接触当地文艺界朋友们的时候,常常谈到电影“天仙配”的一些问题。当时,电影“天仙配”正在全国各地和......
每当安徽人出差在外省市,最常搭讪的话题是安徽的“二黄”——黄山、黄梅戏。其中有关黄梅戏的话题尤为人们所爱聊。
Whenever An......
陆洪非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乡贤。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安徽省文化厅人事处工作,厅里分给我一问平房,平房的北窗正对的一户人家,男主......
<正> 一个剧种的风格寓于其综合艺术的各个方面,乐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戏曲乐队都是在突出其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乐器的基......
<正>关于黄梅戏如何走市场的问题,一直被做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焦点被人们广泛关注。为什么在“兼容并包”的文化产业中人们对黄......
看了《黄梅戏艺术》今年第二期刊载的陆洪非和王兆乾的文章,其中都谈到《天仙配》中“路遇”一折。因为事关本人,不得不把情况说说清......
谈论黄梅戏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这是好事。说明黄梅戏在社会上和人们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然而,有些忆及黄梅戏发展历史的文章,可能作......
<正> 戏曲片在我国影片种类中历史最悠久。我国第一部影片就是戏曲艺术纪录片。清光绪二十一年(1905)秋,北京丰泰照像馆首次拍成了......
<正> 农村戏曲文化活动,在被称之为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之一的“中国戏曲” 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戏剧界产生“危机”论、“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