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参数相关论文
目的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临床应用近期的安全性、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成功行左束支......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经静脉植入型除颤导线(Riata,美国雅培公司)的长期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显著改善特定心力衰竭人群的预后。然而在严格选择的病例中,仍约30%对CRT无应答。起搏参数的优化被认为是提高应......
一例6岁患者,因患法洛式四联症,心脏外科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经济条件因素,选择安置国产Qinming2312M型起搏器,手术顺利......
自动化功能的起搏器是指一些起搏参数不需要体外程控的管理,它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自动调整[1,2],其中以自动阈值管理系......
目的 探讨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采用主动固定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在术中及术后随访参数的差别.方法 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主动电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植入永久心......
期刊
目的:对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四极与模拟的传统单、双阴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行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右心房不同部位起搏对起搏参数的影响;通过对右心房间隔......
我们从1988年8月开始使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19例心脏起搏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自身心搏和心律失常,以指导程......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
目的 回顾分析国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1月首次安装国产心脏起搏器Qinming2312M的患者共102例,按......
目的 研制并观察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应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永久性心内膜电极导管生产工艺及材料 ,研制出新型经静脉临时......
心脏起搏方式大致可分为生理性起搏和非生理性起搏.不同的心脏起搏方式有不同的临床效果,但对于特定的起搏方式,临床效果则与起搏......
分析36例植入心房按需起搏型(AAI)起搏器患者心房电极植入时心内电图的形态,旨在观察其与起搏阈值及各项起搏参数的关系.......
为观察激素与非激素起搏电极术后A、V波振幅及阻抗的变化规律,对40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及1,2,3,6个月......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右心耳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P)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别行RVSP起搏(RVSP组,......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Visionwire标测导丝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例因心力衰竭接受CRT的患者,......
目的探讨血糖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首次植入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31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方法对8例慢性心力衰竭CRT患者,术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在组......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
目的对高频胃肠起搏与低频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82例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寻找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更符合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方法将60例有安装起搏......
目的:了解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流出道起搏参数的差异,比较激素电极术中、术后的起搏电压阈值变化。方法:对2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装......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靠后间隔翼状电极心内膜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植入永久性VVI心室起搏器患者23例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起搏组1......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
自从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在美国诞生之后,经过40余年的不断改进,目前起搏器的程控参数已达20多项,为适应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生......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61例,根据电极......
目的探讨国产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参数短期稳定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行国产心脏起搏器......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
目的:观察激素电极10年后的起搏参数。方法:283例患者的379根激素电极。平均随访72-132(110.95±13.56)个月后,比较其植入时和更换起......
为分析双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后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因素和观察其长期参数的变化,对85例CRT病人进行3—66个月随访。观察指标:电极脱位......
期刊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参数变化,并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使用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瑞金医院心脏科置入埋藏......
目的分析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1年5月~2016年2......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
目的比较国产心脏单腔起搏器(Qinming 2312)与两种进口心脏单腔起搏器(Biotronik PhilosⅡS、St.Jude 5056)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
目的:旨在探讨三尖瓣环造影下施行心室侧希氏束起搏(v-HBP)患者1年随访时导线的稳定性和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Visionwire标测导丝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例因心力衰竭接受CRT的患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儿童行VVI起搏治疗的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近期心功能、QRS波时限及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2006......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心室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0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30例螺旋电极置入的病人,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