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化相关论文
《盛明雜劇》是明代沈泰編訂的一部明代雜劇重要總集,包括60篇雜劇劇作,全書共三十八萬余字。其中賓白語言口語性強,反映出整個明......
本文試圖從漢語自身演變和語言接觸的角度,探討現代漢語代詞詞尾“着”及“這麼着”“那麼着”“怎麼着”説法的來源.認爲代詞詞尾......
本文對《訓世評話》中“是”的兩種特殊用法的使用及其來源做了分析和探討,並結合元明清時期其他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以及現代西北......
交際雙方啟動的語義演變,是一種基於語言使用的觀點,包括“言者啟動的語義演變”和“聽者啟動的語義演變”.兩種語義演變都始於語......
本文對“鑒於”虚詞用法(介詞和連詞)的確立年代和形成過程作出進一步調查.調查發現:(i)“鑒於”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仍然具有動詞......
以往對“比”字差比句式的研究主要關注“X比YA”這一種形式.學界一般認爲此句式的形成時代不會早於唐代,其中的比較結果A受副詞修......
先秦漢語空間區域是一個概念範疇,而現代漢語空間範疇則是一個語法範疇.本文從處所名詞的次範疇化、方位成分的分化、空間區域維度......
本文在詳盡描述中古近代漢語中反義語素合成疑問代詞用法的基礎上,考察其語法化途徑;並考察反義語素合成疑問代詞的歷時發展以及“......
期刊
“着”字存在句的産生有賴於持續體標記“着”的産生。表示狀態持續的“着”産生於唐代,來源於“動+着+處所詞”結構。静態“着”......
(1)吴語常熟話的“Ⅴ開”有四類句法功能,其語法化途徑爲:(a)結果補語→(b)趨向補語→(c)動相補語→(d)準完成體標記.其中(c)、(d)......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主要有三個來源:詞彙的語法化、短語和跨層結構的詞彙化、音變衍生,以前兩種爲主。基本特徵:從語義、句法功能......
"其"是古汉語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虚詞,其語氣副詞、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用法等在古汉語中豐富而複雜,"其"的人稱代詞用法在现代汉語书......
本文属於汉捂史専害研究,以《春秋公羊傅》的词汇、语法现象作为研究封象。《公羊傅》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研究上古汉语和汉语......
在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望"有"看視""遠眺"等義項,還具有方向介詞的功能。在蒼南、瑞安(塘下)等南部吴語中,"望"還可用來標記"......
東漢支婁迦讖譯的《道行般若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也是漢譯佛經語言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以其中的副詞作爲考察研究......
複音連詞是連詞中的一類,與單音連詞相比,具有自身獨特的語法特點和形成規律。《朱子語類》在漢語語法史的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