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承载力相关论文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省域中心城市具有经济体量大但综合承载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合肥......
承载力的研究在生态学中有着较长的历史,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又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双评价......
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出发,选取经济、环境、资源、社会4个层面共17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9年的数......
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角度,构建了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交通、科教、医疗卫生多方面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对5......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理解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承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三类空间和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规划方法亟待创新。文章在归纳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
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27号文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
摘要 运用基于耕地、经济及生态3方面的综合承载力的改进型适度人口模型,计算2015—2019年三明市适度人口规模,并将其与现实人口进行......
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发展,日益拥堵的交通、日渐匮乏的资源和不断被破坏的生态所导致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给城镇的发展带来......
本研究面向全球包容可持续发展重大议题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状况恶化的状况,以及......
运用状态空间法构建综合承载力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取权重,对吉林省2005-2014年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吉林省综合......
“十三五”时期,黔西南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33.85万人口的搬迁任务.短时期雷大量人口涌入城镇,对迁入地生态、......
随着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不断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市区法定边界......
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城市交通问题等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
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影响着城市化的质量和发展。传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单一承载力研究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水土资源的综合要......
土地承载力研究是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空间规划、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用地布局等的重要依据。本项研究以市县域尺度......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正日益加剧,迫切需要结合新......
本文选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区域。随着临川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土地......
海岸带综合承载能力是海岸带及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海岸带环境、资源、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承受能力,是划分......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只顾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保护,造成巨大的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
土地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已成为土地......
海岸带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是城市化发展进程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带。但是随着海岸带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大小是衡量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城市群......
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城市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工业文明的催化下,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人口都在向城市聚集,成为人们生产生活......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和新疆作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96年-2008年时段内的各年乌鲁木齐市自然资......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严重短缺,人口规模急剧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更加突出。具体到城市角度来讲,就......
4月21日上午,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4月21日上午,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城市棚户区改造不仅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也是城市价值再造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城市综合......
中小城市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集约利用的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
构建蚌埠市经济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级法,研究蚌埠市2005-2010年城市经济综合承载力。结果显示,蚌埠市经济综合......
合肥市位于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在交通、科教、产业、城市综合承载力、辐......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1980-2002年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
以资源禀赋和承载力大小来进行国土空间开发是遵循客观规律、科学的开发方式。文章以国土开发基本思路为指导,通过分析“两区一带”......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山西省1978-2004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
近年来,邵东市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
为进一步推动综合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工作,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黄河口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估了2......
<正>导言控规承载力的提出为了落实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建设宜居城市的新城建设目标,更好地编制新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新城控规......
当前,伴随着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生活质量,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质量标准,对于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
结合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影响特点,探索了战略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思路.以土地资源优势、劣势......
本文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为研究对象,以粮食保障能力、生活空间承载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为4个准则层,选取相应的指......
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正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广州作为中国的......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原方法改进创新,以全国为参照区,分别计算分析了: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