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生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理解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承载力指数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合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呈现济南和青岛“双核”空间结构;(2)社会承载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随时间显著提升,资源承载力是最大的制约条件;(3)人均粮食产量、经济密度、公路密度、人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是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新时代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在对其特征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生态文化体系、促进绿色生态发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路径内容,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十四五”时期云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提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使用青岛制造业15个行业2005-2018年的数据,在固定资本投入、R&D投入、环境规制等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工业发展水平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岛制造业生态效率经过2005-2013年的持续增长后开始呈现衰退趋势,15个行业中有12个属于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消耗高排放类型,生态形势严峻;智能工业发展对于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效果在2013年后出现了明显下滑;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环境规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