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红利相关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掌握资源配置的主要权利,通过合理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使得地区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服务业发展......
摘要:通过将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为主要考虑产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增长效应和资本、劳动、能源要素在部门间流动形成的要......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要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而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中,存在平衡发展战略与不平衡发展战略两种战略选择。一个经济......
<正>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逐梦而行、砥砺奋进,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
本文基于偏离份额法对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来源于产业或各省份工业的内部......
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的方法,对1993-2006年中国全部二位数工业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进行了重新估算和分解。我们发现:(1)由随机......
根据历史经验、发展经济学理论和逻辑分析,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命题基于以下十大红利: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城镇化发展,大国的市场......
结构红利和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保证,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红利的不充分释放导致的。我国......
劳动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结构红利”特征,但其“结构红利”呈现下降趋势;资本结构变化对资本生产率的改善作用则呈现......
释放结构红利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而结构红利的释放来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本文在测度中国城市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
利用中国1856个县域面板数据,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劳......
产业结构演进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动是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而结构红利则是产业结构......
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结构红利可能成为效率提升的源泉。本文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整理2001-......
本文分析2002—2017年中国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地区结构变化,并在测度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中国研发全要......
使用修正的偏离—份额法和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法对2000-2013年江苏省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
自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整体......
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使得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的路径依赖。粮食生产报酬的递......
经济"新常态"下,结构与速度的关系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尝试回答以下"结构—速度"命题:第三产业份额提升究竟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结......
城市经济是实现中国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城市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
如何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获取结构红利,是西南民族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结构红利视角,以西南民族地区......
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使用经典的Wurgler模型对山东省要素重置与结构变迁适应进行测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产业结构调整是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可能路径。本文基于中国1869个县域的数据,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成本病”假说,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资源将向生产率相对滞后的第三产业部门流动,这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结构红......
本文基于纳入制度变革、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能源投入绿色化的AK模型,计算1978—2049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解答中国能否跨越"中等......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研判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时代的来临并预测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传统......
通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人均产出出发,以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采用系统的GMM方法实证人口......
商业世界正在加速生态化,商业生态模式巨大的和继续增长的红利,使其在对传统模式的竞争中具有摧枯拉朽的能量。本文从商业生态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
基于市场分割和要素错配导致的中国要素配置低效率,选用Super-SBM模型测度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研究......
中国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战略使县域经济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弱势地位。近年来,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已......
经过30多年长期持续高速发展以后,中国经济似乎已迈入减速下行通道。为避免减速过快、迈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增长阶段平稳过渡,......
加大对高生产率(或高生产率增长率)行业的要素投入常被各地政府视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本文通过......
本研究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和工业产业内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情况,以确定在三次产业与工业内......
文章采用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二元视角考察了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及......
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中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和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估算了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
资源错配的研究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突破提供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视角。虽然库兹涅茨事实、结构红利假说强调了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总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
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资源在产业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它包括第二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工业化阶段和第三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后工业化阶段......
统计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经济存在越来越严重的就业—产值结构偏离趋势。采用shift-share方法分别对西部大开以来内蒙古......
要素的有效配置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经典钱纳里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人力资本,基于扩展的理论范式首次研究了我国2001-2012年要素再......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用举足轻重。自2002年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名义GDP年均增幅达到17.5%,远远高于国民......
通过构建相关指数进行分析,表明重庆直辖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高级化性质明显,而合理化程度存在着反复变动。在核算资本存量与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