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主义相关论文
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自觉记录者与观察者,透过镜头审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他用纪实主义思想对社会问题和底层边缘人物的生存......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是对真实环境下发生的真人真事进行拍摄记录,利用影像呈现给观众,让他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并引发思考。除真实之......
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导演刘杰,近年来凭借自身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别具一格的摄影风格在各大电影展......
本题目是关于中国新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它立足于中国九零年以来新纪录片的创作实践,对其纪实主义回归的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归纳新纪......
摘要:19世纪以来,随着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开始,纪录电影贯穿整个电影年代的发展。纪实美学作为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由巴赞、克拉考尔等......
当下的纪录片创作,虽然每年的作品数量众多,但总体质量不高,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作品不多。这种状况与我国目前纪录片生产和创作的......
回顾我国影视发展的历程,自上世纪初叶诞生以来,尽管经历了几度兴衰,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从三四十年代的人文主义起......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正以高速进行着“造城”运动,城镇化的无序发展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异军突起,频频引起惊叹,以集体突破的态势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伊朗新电影更是撩开了这......
大型革命历史专题纪录片《扩红·贵州》座谈会9月3日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该专题片是国内首部以红军“扩红”(扩充红军)为专题的影......
贾樟柯擅长使用的固定镜头、肩扛镜头来记录农村小城镇中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自然色彩的运用,大量方言的使用,还有流行歌曲的直接......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但它也是万花筒所旱现的斑斓景象,这灵魂可以自由地栖息于无限丰富的町能性之上,也可以存最冷峻的注视与最猛烈的......
2013年9月,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执导的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出人意料地捧走象征最高荣誉......
本文梳理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传统现实主义、巴赞纪实主义等理论对纪录片创作主体性的不同认识,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创作逐渐进入成熟期。纪录片的本性受到尊重,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普及;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达到了较......
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像化叙事的特征及界定,然后进行了电视"影像化"因素的叙事学分析,介绍了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表现主义等三种不同......
从影视艺术作为工业科技和大众文化的产物诞生至今,影像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是丰富的,也是多重的,其核心本质是服务于人,在于对人......
百年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娱乐大众的商业片,其中的繁缛遮盖了电影艺术的根基,拔乱了人们对最基本的电影表现手法......
在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内部,有所谓专题片与纪录片之分,同时也有关于“情景再现”能否使用之争。在影像史学的视阈下,分析当代......
<正>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大型纪录片《敦煌》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人们发现这部由《故宫》原班人马制作的纪录片,除了在《故宫》中......
贾樟柯电影以一种纪实主义风格的影像把淳朴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叙事更为沉静和不......
不同于电视剧、电影等的以完整的叙事、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电视纪录片要想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是以其独特的镜头连接的生活流来达......
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最开始的受体制影响的完全说教的纪录片,到后来的纪实......
胡智锋同志是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该校学报主编,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近,他发表了不少有关影视文化与影视美学方面的......
主持人导语:纪录片的真谛何在?这一问题从纪录片诞生时刻起,人们就在探讨,争论不休,直至今天仍众说纷纭。犹如对电影本性的认识,随着电影......
<正>巴赞与克拉考尔通常被视为纪实电影理论的两大代表人物。表面上看,在"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纪实电影理论的理论主题)等问题上,巴......
《爱》这部影片中采用了纪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冷静的旁观者的态度。从镜头的处理、光线的营造,到画面的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体现......
<正> 中国影视文化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创建期(1949—1978)、繁荣期(1978—80年代末)、转型期(80年代末—至今)三个大的历......
能够进入艺术史的艺术除了在本体上进行了革命性的主张和推动,就是有力地反映时代社会生活,这也是"观念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摄影媒......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吸引观众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总原则。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故事类电视节目因其故事性而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近......
<正> 在商业化浪潮和大众文化浪潮的双重挤压下,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的生存处境变得日益艰难。但是《Dis-covery》和《National......
<正>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价值取向和美学风格,并逐渐演变成具有某种流派意义上的创作群体。从较为概括的层......
传统现实主义与纪实主义不可通约──传统现实主义与纪实主义表意方法比较杨田村作为纪实理论介绍到我国来的电影理论,有法国巴赞的......
期刊
记实──一种达到真实的手段孙雁彬编者按:本刊92年第三期发表了钟大年同志的《纪实不是真买》一文。对此文中的观点,杨田村同志提出了......
2010年5月15日,任远教授溘然离世。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人以及一位专职于电视教育与研究半个世纪的老教授,任远老师逝世的消息令人......
<正>《八月》是张大磊导演的处女作,获第53届金马最佳剧情片奖。影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呼和浩特,经济变革影响着了普通的家......
<正>《无间道》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多重诉求为一体的充满哲学意味与宗教思考的电影,基于现代纪实主义的全球化语境......
“电视艺术片”,还是“纪录片”电视艺术,应当包括一切利用电视广播作为传播手段,并利用电视画面、音响进行造型或叙事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