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总量相关论文
从城乡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角度出发,以处于城乡污水处理典型阶段的苏中某设区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方法及国内研究成果的类比分析,测......
在“双碳”目标下,为保障碳交易机制的高效运行,必须提供精准的燃煤机组碳排放数据。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监测装置的燃煤机......
基于2013-2020年的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
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与任务分摊下,对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进行有效测算和驱动因素分解有助于地区和国家实现"碳达峰......
尽管发展阶段与具体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碳达峰的现实历程及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启示一:碳......
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
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电力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能......
文章基于IPAT方程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碳排放随经济增长的变化,依次遵循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
本研究拟通过收集分析近20年来重庆地区的碳排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数据,得出重庆碳排放的基本情况,根据重庆各功能区各自特点制......
高效、清洁、安全、低碳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炭作为能源消费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消费水平与碳排放目标控制息息相......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格局,从煤炭全生命周期研究碳排放总量、排放结构和减排实施路径尤为关键习近平......
基于低碳经济理论,充分结合我国低碳发展现状,以经济增长为约束条件,碳排放总量为优化目标,依据行业特点对所有行业进行划分作为二......
运用灰色模型GM(1,1)模拟了重庆市2001—2013年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2014—2020年的排放量。研究发现:自2006年伴......
基于Grossman 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
基于中国1978-2007年年度数据,对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行。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碳......
上海把规划编制过程作为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上海2035'编制过程全面贯彻了'开门做规划'的要求,构建了......
<正>初步核算[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2]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3]14.8亿吨,比上年上升2.7%。建筑材料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凭借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成为全球主要的FDI流入......
城市发展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是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推动城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并持续下降,对快......
<正>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在发电行业首先被纳入该体系的大背景下,大型发电集团必须认清形势、顺势而为,......
人口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趋势,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迁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目前,中国处于城市......
本文利用向量系统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1985-2009年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增加值、碳排放总量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误差修正关系进行......
碳排放权和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水泥企业开展自主技术进步,有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有利于政府管理方式和执政水平的提......
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十二五"时期的碳强度目标为主正在逐渐过渡到"十三五"碳强度、总量并举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
基于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相关理论,提出适用于绿色生态城区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的建筑能源规划方法。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建筑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