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相关论文
本文从"视通东西、神贯古今"、"个案研究、以点带面"、"追问反思、史意浓烈"和"重言中旨、互文见义"等四个方面评述了申小龙著<当......
“全面认同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申小龙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特别重视“意合”.也就是特别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而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
藏语的文化语言学释例王尧(一)近年来,在语言学界开展文化语言学研究,甚为活跃,特别是在几位青年学者推动下,做出不小的成绩。首先,应该提......
从一滴水看大潮──读10年来《汉语学习》上有关语言与文化研究的论文潘文国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语言学界滚动着一股不小的浪潮,人称"文化......
谈汉、日语的句子性格山东大学陈红人有性格,文章有风格,一个民族的语言也一定有只属于它的某些特点。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日汉互译实践......
(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商务印书馆)对“处女”的第二项释义是“比喻第一次”,如“处女航”、“处女作”。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从......
20世纪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李亚明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酉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的比较广州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绍龙读完申小龙同志有关文化语言学的部分论著和对他的评论文章之后,笔者深感有必要......
<正> 如果要评述现在的中国语言学,恐怕绕不过申小龙的中国文化语言学。虽然从事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不止申小龙一人;而申小龙的研究......
<正>白烨同志为《超越语言》(以下简称《超》)写的序两次称赞这本书是“一部好书”,“是在众多的(!)语言学家有意无意地遗忘了语言......
<正> 最近一年多以来,我经常考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初步考虑的结果已经写在《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那一篇文章中。我......
<正>(一)抄袭和窜改原著的行为伍铁平在《要注意学术研究中的文德和学风问题》(刊《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已经对申小龙(下称......
<正> (三)写作态度不严肃 申书的另一特点是抓住一点表面的语言现象,不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分析,就妄下结论。例如申书第12页上说:“......
<正> 一、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指导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不研究哲学。不善于从哲学层面思......
<正>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在西方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至少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早期,除汉学家马伯乐......
<正>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国语言学界的前辈学者,如赵元任、罗常培、王力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尤其是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大......
【正】 《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曾发表复旦大学教授申小龙博士的《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一文。此文的中心是论述......
【正】 申小龙博士的《汉语人文精神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标志着汉语自己语法体系的大纛,终于树立起来了! 这本书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