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诗潮相关论文
本文取史家视点 ,通过对戴望舒、施蛰存、徐迟、钱君淘、穆旦和袁可嘉等个案研究 ,论证了浙籍诗人对 30~ 4 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不言而喻,现代都市是伴随现代文明一起发展的.由于中国曾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并且这种社会形态培养了与其相适......
那种认为中国的土壤无法生长出现代主义文学,即便生长了也只能走向伪现代主义的观点,是悖离历史主义批评原则的估衡误差,是文学观......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
关于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价问题一直是一个相当困扰人的东西.一方面,在千年诗史之末出现的中国新诗在并没有能够完全“推挤”开自身远......
回眸近百年来的新诗,如果让我以十分计的话,大概可以以“六分成就,四分遗憾”回答.自然,不同的评判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着眼点,......
以前我们看待中国新诗的成就,只定位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歌上,对它们的评价,也多从思想内容上加以肯定,而对于新诗的重要一翼--......
关于松建,学界应该不算陌生了。近五六年来,他接连发表了不少长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研究专著《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
引言骆寒超先生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因钟爱诗歌,以艾青为研究对象,写下近20万字的毕业论文。然而乌云骤合,艾青成右,骆先......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
朦胧诗是我国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 ,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历史......
《大公报》文艺副刊是一份与京派作家的文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刊物。1930年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更是京派诗人的重要园地,它以其独......
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