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文献相关论文
中越贡道研究一直以来就是中越交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越南使臣来华朝贡时所留下的燕行文献,则为此课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韩国燕行文献是域外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批游历过中国的古朝鲜文人用汉文撰写而成,主要产生于明清时期.这批文献记录了不少有......
湖南永州之浯溪碑林由中唐丈人元结开创,现有石刻500余方,是国内外著名的文物珍宝。《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正>《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燕行文献札记》是葛兆光教授在"从周边看中国"这一研究课题中的一部专著。作者在阅读李朝朝鲜的燕行......
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但由于满族人口较少,在长期的接触和影响下,逐渐被汉化,融入了汉族文化体系中,最......
明清时期,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中,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北京,留下大批对沿途城镇及社会风情的相关记录.由于这批文献绝......
明清时期中越两国政治往来中,使节作为交流活动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使节文集所记载的吟咏言谈既是使节活动的具体体现,也呈现......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一衣带水,交往密切。历史上,越南为中国藩属,例要朝贡。使节出使中国,多有诗文集传世。行文献多为越南使节的诗文著......
域外汉籍"燕行录"大多用汉语完成,其共时语料的性质不容忽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本土史料更具有真实性,更能反映当时汉语的真实状态,......
新出《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公布了越南"如清使"共计53人79种著作,多为抄本。本着"不学《诗》,无以言"、"诵《诗》......
有清一代绝大部分时期,越南作为清王朝的藩属国一直和中国保持着频繁的使节往来。这些使节汉文素养甚高,熟悉中国文化,能熟练的运......
越南古称“交趾”,历史上曾长期北属于中国。公元968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建立“大瞿越”国,越南由此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走......
清代中越关系是建立在册封与朝贡的宗藩关系上,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两地重新确立宗藩关系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终结,共历时200......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搜辑了现存于越南的79种独立成书或成卷的燕行文献,通过“异域之眼”,直观地呈现了元明清时......
<正>为推动故宫学研究,加深对燕行文献等域外汉文史料的挖掘,我院故宫学研究所于2014年6月28-29日召开了"燕行使进紫禁城——14至1......
<正>对异域的记载与想象幻象丛生。作为中国的近邻,且与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同属东亚汉字圈的李朝朝鲜,其汉文燕行文中记载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