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栎混交林相关论文
松栎混交林群落是秦岭林区分布最广泛,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海拔1300 m至1700 m之间,其面积约占秦岭天然......
摘 要:為探究八仙山保护区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更新潜力、多样性程度以及稳定性水平,阐明三者间的关系,该文以保护区内油松林、蒙古栎......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31.79±8.46)t· h......
介绍了明光市松栎混交林现状,分析了其迹地更新林分生长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是造林设计和抚育管理等。......
间伐是森林经营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能减少林木枯损,有利于林下植被生长和植物种群更新,但也可改变森林小气候,从而影响林地土壤碳释......
土壤涵养水源功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态保护区,但对秦岭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
森林群落生产力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化学计量特征反映了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从而对森林群落生产力产生影响。以......
为了揭示土壤物理性质对秦岭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建群种形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秦岭中段松栎林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置15个调查样地......
为了解油松纯林与油松辽东栎混交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以灵空山1 hm~2(油松纯林)和4 hm~2(油松辽东栎混交林)长......
【目的】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耦合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具有重......
以2011年建设的山西灵空山4 hm2天然松栎混交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以400个10 m×10 m样方为研究单元,对2016年复查结果进......
锐齿槲栎(Quercusaliena var.acuteserrata)、油松(Pinustabuliformis)和华山松(Pinusarmandii)为秦岭山地次生林的主要建群种,其......
采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探讨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次生松栎混交林群落及其油松、锐齿栎优势......
寿县八公山林场于六十年代初,采用马尾松、麻栎接4:1的比例蛛间混交方式,在孔家山造袜205亩.1995行成林采伐。通过对松栎混交林生长及......
通过对松栎混交林凋落物及土壤微型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出微型真菌58属(种)。其中L层44属(种),F层16属(种),H层14属(种),A层7属(种),B层7属(种),C层3......
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森林结构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乔木层地上生物......
本研究以秦岭林区松栎混交林群落为对象,以火地塘林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设置典型样地24个,研究现有林分的树种组成、径级......
通过对桉树林、云南松林和松栎混交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各成分盖度系数等调查,分析了3种类型下的植被与生态因子之间......
本文以秦岭中山带松林混交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典型取样方法进行野外综合调查,运用TWINSPAN方法(双向聚类分析法)划分群落类......
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酶、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
松栎混交林是秦岭林区分布较广且最具典型地带性的群落之一。其中,在海拔800~2300 m之间的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以锐齿槲栎......
氮(N)和磷(P)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元素,而植物氮磷(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有效途径。研究林下......
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组成及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松栎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共计40种,油......
依据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设置的34个样地调查资料,从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等对该区域松栎混交林群落进......
以2011年建设的山西灵空山4 hm2天然松栎混交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以400个10 m×10 m样方为测量单元,于2016年进行群落特......
对秦岭山区油松纯林与松栎混交林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林与混交林都有富积养分的效应,但两者对养分的影响有明显差......
在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置20块调查样地,采取土壤样品测定了该区森林土壤0~20、20~40和40~......
空间结构对于描述林分及其状态的改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量化不同林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帮助简化测量、了解和管理森林结构的整个......
本文以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和不同混交度的标准地,采集土壤和枯落物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对森林的健康评价与经营具有十分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以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豫西伏牛山典型植被群落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综合样地调查数据和室内实验分析,对伏牛山松栎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以SPOT5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不同的遥感波段及比值波段。采用残差平方和准则,去除相关性高的遥感因子,筛选出对森林蓄积量估计......
黄龙山由于遭遇过度采伐,森林资源主要以次生林为主,林分多表现为低质、低效,生产力低下,群落稳定性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目的】研究松栎混交林土壤对不同降雨淋溶液pH及Cd、Pb、Zn质量浓度的影响,为水源地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宁陕......
森林群落中的啮齿动物对林木种子存在着一定的取食偏好性,这种偏好性会使啮齿动物形成不同的捕食和贮藏策略,从而导致林木种子形成......
为探讨林地土壤生物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在火地塘林区选择秦岭中山地带广布的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内部养分循环及对植物养分供应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在秦岭中段海拔 1 100 1 900 m 范围内油松(Pinu......
【目的】研究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及其胸径、树高分布特点,探究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相关林区的可持续经......
不同植物种子依靠不同的方式实现扩散,啮齿动物对林木种子搬运后在取食点微生境和贮藏方式的选择存在偏好,研究其贮藏行为与微生境的......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31.79±8.4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