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润生相关论文
2013年7月18日,北京紫竹桥附近的酒店里,九号院的老同事聚在一起,庆祝杜润生101岁生日。投影中的杜老像个孩子,摆弄拐杖,拿反了手机,拢着......
2015年3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到河南调研,来到了一个有争议的地点:红旗渠。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
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农民信赖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但是,需要引......
去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再度南下,发表了震惊中外的南巡谈话。神州大地沸腾,中国经济建设迅速驶入了快车道。今年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成为现实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特色......
10月8日是黄金周长假的最后一天,通常是外出探亲度假者回归的一天,公路往往在回归的人潮中瘫痪。但在这一天的中午,成为重头新闻的不......
今年,中国科学院将迎来建院50周年。回顾中科院5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年~1955年;发展阶段,1956年~1966年;大......
“包产到户的发祥地在永嘉,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在永嘉。”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是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35年之后,中国农民再次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35年前,农民为求活路,冒着坐穿牢底的风险私自分地;35年后,为了早日步入小康......
一、引子 197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4次开会,讨论安徽的问题。其时。粉碎“四人帮”已经8个月,中国各地到处都掀起了对“......
于光远已经有半年不能说话了,听说他去世的消息,我仍然心头一震,感觉像是一个时代过去了。在去北京医院参加于光远告别仪式时,我交给工......
百岁教父 杜润生的一个过人之处是没有山头却门生众多,他的思想、方法、人格魅力和工作指向,在当时吸引和聚合了许多有抱负的年轻......
30年前的莫干山会议促成了中青年经济学家的全面崛起,从此他们开始深度介入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青年们给......
一 我的良师益友,93岁的杜瑞芝走了,走得从容,走得平静,但走得那么遥远,走得让人难以接受,走得再也追不回来了! 他的遗体于2012年11......
初回农委工作,有同志好言相劝,要杜润生紧跟党中央,接受邓子恢的教训,不要搞包产到户。但另外一些同志则说,包产到户势在必行,只是个时间......
1976年9月9日,内蒙古商业学校青年教师张木生和夫人正在旅行结婚旅途中,他们从北京出发,在天津听到了毛泽东去世的消息。和大多数中国......
当前,如何通过有效机制调动农民的主体性并在实践中落实落细,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焦点问题.“中国农村改革的推动者”杜润生在农村......
40年前,改革在农村萌芽。40年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当时。从解决好农民和土地关系问题、释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01年,杜润生为《我给总理说实话》一书作序时,大胆直言,“我们欠农民太多!”他建议,“宪法要加上一条:中国的公民有迁徙的自由。城市......
杜润生(1913-),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曾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秘书长、中南局秘书长、中央农村工......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我在农村问题上有一条原则:尊重农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
无论是“成本型通胀”,还是“输入性通胀”,离开了货币和需求都是天方夜谭。 每次物价大幅上涨,都免不了扯上农业与农民。上世......
7月18日,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陈锡文、杜鹰、林毅夫、潘盛......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原中顾委委员,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同志,于2015年10月9日在北......
1987年秋天,党的十三大后,九号院里的"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发生名称变化,变为"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前边冠名从"中央书记处"变成了......
同志们: 刚才,杜润生同志已经把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讲得很清楚了。宋平同志对这个会议也很重视,要我传达他的意......
中国农民的忠诚代言人、中国农村改革的积极推动者杜润生,于2015年10月9日逝世,享年102岁。仁者寿,智者使他人寿。中国农民普遍寿......
牛年的初春,尚带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丝丝寒意。2009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新春联谊会上,我们再次......
协助邓子恢推广农业合作化受挫杜润生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场战役——农村的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这项制度的全面推开,解决......
宅基地一词为我国法律所独有,具有民族特色。宅基地制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诞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是与当时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意识......
在来合肥的路上。我一直在读杜润生先生写的回忆录,大家都知道,杜老对我国农村的改革有过重要的贡献,在火车上,读书之余,我会看看车窗外......
1958年初的一天晚上,钱学森来到北太平庄12号楼张劲夫家里,郑重提出了入党的要求。随后,在杜润生和杨刚毅两位老党员介绍之下,科学院党......
<正>杜润生代表了一个传统,一个伟大又突出的传统。传统这个东西会传下去,是力量所在,这一点我觉得我看得很准。杜润生整个这一套......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总参谋长”,杜润生为改善中国农民的命运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耄耋之后,他再为中国走向现代民主国家鼓与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同全国各地一样,开启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征程。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影响深远的,是对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俄......
<正>1981年杜润生主掌9号院后,将主要工作方向集中于起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通过一号文件及发布前的中央农......
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象征,在杜润生的时代里,他代表的不仅是农村土地的改革者,而是一个世纪的“符......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
杜润生,1913年生于山西太谷,求学期间,体会到人间疾苦和不平,由学潮而踏上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中南局秘书长期间,针对南方的具......
19 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主持起草了改变中国农村历史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结束了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