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翁相关论文
郑振铎写过一篇小说,叫《书之幸运》,开头就说天一书局的伙计送来几部古书,如附了八页图的李卓吾评刻之《浣纱记》上册,褚氏原刻、头本......
2010年是清代大文人李渔诞辰四百周年,但学术界似乎没有任何动静,而且仿佛也不准备有任何动静。李笠翁在天有灵,也会颇感落寞。好......
李笠翁一生不断搬家和出游,自谓“一生多半在车船”,当是实录。单说长游,就有五次:最早的一次是康熙三四年间游粤;紧接着是康熙五至七年......
<正> 《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也是清代剧坛上一颗光彩闪烁的明珠。它自1699年问世之后,即蜚声遐迩,一时间“五公荐绅,莫不借......
“李渔,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著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
<正> 2000年是汤显祖诞辰450周年,戏曲界曾举行隆重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由是想到2001年是李渔诞辰390周年。这两位都是在中国戏剧......
<正> 读了陈多同志的文章(见《上海戏剧》一九八○年第二期)想对李渔“立主脑”的说法提出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李笠翁所提出的......
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现象,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李笠翁喜剧选》指出:“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
<正>李渔自称他一生有两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李渔著有《闲情偶寄》.又名《笠翁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
明末清初戏剧大师李笠翁,不仅是“商业”剧作家、编导和经理人,更重要的是一位戏曲理论家。“商业”剧作家,是因为李笠翁的绝大部......
<正>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
中国传统园林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条件相差悬殊,就其技术与艺术风格的......
<正> 李笠翁,1611年(明,万曆39年)生。1680或1679年(清,康熙19或18年)卒。他原名漁,字謫凡,笠翁可能是他中年以后的字。“笠翁”云......
<正> 在迄今方兴未艾的“李渔研究热”中,浙江的研究者怀着对乡邦前贤特有的热情,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和宗谱资料优势,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