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文化相关论文
鸦片战争以来,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所承载的一整套文化系统逐步开始了自觉的反思。“文化重建”被提出并......
对于企业文化来讲,影响最深的则是传统的国本位文化.所谓国本位文化,是指在一国占主导地位、并始终影响人们行动、理念、价值观的......
广东地区传统的“尚利”商业文化,欧美企业强调“个人主义”,推崇“等价交换”原则等,和中国石油重视伦理道德,强调爱国、奉献的企......
(接上期)rn二、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性的冲突及其困境rn晚清以来中西文化的遭遇、对峙和激烈的碰撞,大体经历了一个“器物→制度→......
1935年1月10日,在文化界颇具声望的陶希圣、何柄松等十位教授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这引起了继五四之后又一......
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将以满清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自我”,西方文化视为“他者”,深受康拉德的影响,老舍的文......
"再生派"与本位文化论以及全盘西化论不同,他们认为心与物是不同的,制度实体和制度的精神、文化实体和文化的精神应该有所区别。因此......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分别就"西化"与"本位文化"、"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和怎样实现现代化展开了多次争论.虽然其中观点各异主......
在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由于新文化运动的猛烈冲击,积贫积弱的中华古国愈益显露出文化上的落后与衰微。广大的中国人民在痛感列强侵......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一部分知识界人士欲通过建设民族文化来挽救民族危机和助力民族复兴。同时,南京政府为......
对大连市星海阳光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介绍,指出该小区利用人体功能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及园林植物多样性等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营造出......
“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是 1935年文化论战中各执一端的两种思潮。“本位文化”论的官方意识形态背景十分明显,但并不能脱离思......
近代西方意义上国家和文化观念的传入,使"何为中国"成为一个需要在世界性的眼光中重新回答的问题。随着"天下"的崩解,新兴的国家与......
19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派与全盘西化派论战过程中,双方既不断批评对方的主张,更加清晰地阐明自己的意见,又不断吸收对方观点的合......
中国的20世纪是西方化倾向与民族性回归矛盾对立的世纪,而西化倾向无疑更具影响。但在20至30年代,国人却因西人自己的反思而引发反......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各种艺术流派逐渐兴起,中国油画在世界潮流中受到了西方各种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媒体艺术和装置艺......
科学思潮随着"西学东渐"被带入中国,并带来了现代民族观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民族......
<正>对于"中国美术观"相关问题的讨论,既源自于当下的文化情境又植根于近现代中国历史观背景,是一个绵延而又不断蜕变的时代命题。......
1935年1月,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引起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的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对中国实情的分析、对中西文......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文化民族性诉求凸显,文化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