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众化运动相关论文
《译文》(1934-1937)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最早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刊物,前三期由鲁迅主编,后面交由黄源负责,总共发行29期,与当时众多......
虽然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研究已渐成近年来新的学术生长点,但对于鲁迅与出版界这样一个论题,学界给予的关注并不够,相应的史料也不......
<正> 就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而言,音乐史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以及在人的历史活动中考察和研究现代音乐史的问题,是互为相关的理......
期刊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二十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高潮。以往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文艺的关系上,对其历......
近年来,期刊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无论是《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等轰动一时的大型文化和文学期刊,还是《女......
摘要:在1931年“左联”期刊“百花凋零”之际,作为“左联”领导下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北斗》成为第二阶段文艺大众化运动得以顺......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了新的典范,白话文学的正统地位自此得以确认。但是自1928年成仿吾、李初犁等人提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中日两国现代文学文坛都曾先后发起过激烈的论争。在论争范畴中,都不约而同地涉及政治与文学、内容与形式......
<正> 五四以后,“大众”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是两种权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权力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
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运动 ,在 2 0世纪 40年代形成高潮。大众化运动一开始就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划开......
晚清以来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虽然晚清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在历史表象和内在精神上有具体而微的差别,但是二......
<正>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差不多和普洛文学运动是同时发生"~①,并贯穿于整个左联时期。它是左翼文艺界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文艺......
"普及"与"提高"是贯穿文艺大众化运动的重要问题,但是普及与提高的对象及主体是需要重新界定的,也就是说,首先要追问的是文艺和大......
近年来,期刊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无论是《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等轰动一时的大型文化和文学期刊,还是《女......
文艺大众化运动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文艺大众化”作为一个抽象的口号而熠熠生辉,但是,对于什么......
第一章《从异域探葩到理论追认——汉字拉丁化的个人实践和理论逻辑》先具体介绍贯穿瞿秋白一生的汉字拉丁化实践,然后考察《瞿秋......
<正>一、"鲁迅方向"的提出"鲁迅方向"是毛泽东1938年4月28日在鲁迅艺术学院的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来的。毛泽东在讲话中深刻指出:"......
<正>文艺大众化问题是革命文学运动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必然发展。“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本质上就是反映大众的......
30年代“左联”领导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最终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幻想”层面;40年代延安开展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却成为如火如荼的现实......
<正>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曾有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端于1902年梁启超倡导的"新民说"和"小说界革命",到......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
<正> 近十年来抗战文学的研究有所前进,有所突破;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尚须进一步开拓,有个别看法也不无偏颇,现在略举几点谈谈......
【正】 抗战初期,武汉一度成为战时文化运动的中心。一九三八年三月和四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