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束相关论文
本实验通过25Al+p共振弹性散射实验对X射线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核天体反应22Mg(α,p)25Al进行了间接测量。X射线暴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X......
近年来,利用单质子转移反应提取核的质子谱因子,已经广泛应用于质子辐射俘获反应的研究之中。该方法通过测量截面较大的单质子转移反......
描述了用放射性核束进行首次物理实验所使用的探测器系统的构成及各类探测器的性能,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用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令人满意......
本文总结了晕和皮等奇异核子结构研究的现状 ,介绍了发现晕和皮现象的实验证据。然后集中介绍了利用奇异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测量和......
用飞行时间技术测得33.4MeV/u 17N与9Be和197Au靶发生核反应时在不同角度出射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包含两种不同组分:聚焦于束流......
描述了用于放射性核束18N在9Be、197Au靶上破裂反应研究的探测器系统构成、性能、特点及在线实验的初步结果.......
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 )需对同质异位素进行分辨,谱仪设计质量分辨率为20000,是很高的技术指标,对离子源、......
产生放射性核束的在线同位素分离装置的靶系统设计是整个装置产生效率的关键环节.在ORNL的窄高斯分布的离子注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
研究了 69MeV/u36 Ar轰击Be靶的碎裂产物与Si靶反应引起的前角区轻带电粒子的发射产额与原子核同位旋、原子核序数的关系 .发现前......
不同衰变方式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不同应用.本文评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LBL实验室首次产生高能放射性核束......
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和现状,对现有的超重核合成的实验情况和理论模型做了评述,指出了在国内利用现有设备和放射性核束装置开展超......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立了一台同位素在线分离器(ISOL),产生30keV的^62Zn放射性核束,用于扰动角关联(PAC)和正......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产生同位素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包括参数化公式,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介绍了模型的物理基础和计算方......
介绍了利用串列加速器作为驱动加速器在线产生^62Zn放射性核束的方法,包括靶的制备和束流调试方法,在线产生了能量为25keV、强度大于......
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采用100MeV、200μA回旋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打靶产生中、短寿命放射性核束,进行在线......
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采用100 MeV、200μA回旋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打靶产生中、短寿命放射性核束,在线分析......
核半径和密度分布是原子核非常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在放射性核束(RIB)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电子散射和质子散射的方法研究核密度......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实验室相继建立了放射性核束装置。利用放射性核束可以开展新核素的合成研究,为奇异核的研究开辟广阔的空间;开......
产生放射性核束的在线同位素分离装置的靶系统设计是整个装置产生效率的关键环节 .在ORNL的窄高斯分布的离子注入模型的基础上 ,研......
北京ISOL(北京在线分离丰中子束流装置,亦简称BISOL)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提出的一台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包括......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是在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前端新建一台100 MeV、200μA紧凑型质子......
穆斯堡尔效应自从被发现以来,已经成为研究超精细相互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应用又受限制于一些长半衰......
因为伽马射线可以穿透整个宇宙,非常有利于定位和追踪新的天体事件,伽马射线天文学在最近的二十年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美国航空航......
本文介绍了keV放射性核束装置中几个关键部分的设计和初步实验结果,包括系统总体概况,初级束流线,靶源系统,靶材料选择,系统光路,低能放......
为利用质子轰击40 Ca靶产生放射性核束37 K,本文系统研究了40 Ca靶的设计、制备和模拟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反应截面、靶材料的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