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He(p,γ)<'7>Li<,g.s.>和<'11>B(p,γ)<'12>C<,g.s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用单质子转移反应提取核的质子谱因子,已经广泛应用于质子辐射俘获反应的研究之中。该方法通过测量截面较大的单质子转移反应的角分布并用扭曲波波恩近似进行分析,导出剩余核的质子谱因子,进而得出质子辐射俘获反应的直接俘获截面以及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   本工作在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上利用加速器产生的46 MeV7Li初级束通过2H(7Li,6He)3He反应产生了6He次级束,利用该次级束测量了6He(d,n)7Li和12C(6He,7Li)11B反应的角分布,通过与理论计算比较导出了7Li和12C基态的质子谱因子,计算了6He(p,γ)7Lig.s.和11B(p,γ)12Cg.s.直接辐射俘获反应在天体物理感兴趣能区的激发曲线、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   本论文布局如下:第一章概述了宇宙的形成、核天体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的产生;第二章对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成果做了简介;第三章、第四章是本论文工作的主题,在这两章中,首先介绍了直接辐射俘获反应率的间接测量方法,然后对6He(d,n)7Li和12C(6He,7Li)11B反应角分布的实验测量.以及。He(p,γ)7Lig.s.和11B(p,γ)12Cg.s.直接辐射俘获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及反应率的推导过程及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五章是本论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是一种重要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非感应电流驱动和改善等离子体约束的技术。电流驱动效果不仅与微波功率有关,也与天线主波导之间的相位差有很大关系。相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