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敌剧社相关论文
作者简介:蔡子谔,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河北省老教授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戏剧......
70年来,每一个版本的《白毛女》都承载着时代的深刻寓意,被不同艺术家演绎着。在山东这片土壤上,也承载了“喜儿”们的时代命运。 ......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三个文化组织——《抗敌三日刊》(后改名为《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被誉为三支文化"轻骑兵"。......
胡可简介:1921 年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少年时代肄业于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和第一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秋参......
<正> 1949年春节,是个不平凡的春节。由第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共同进行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歼灭和改编国民......
他是优秀的记者,亦是勇敢的战士。在敌人步步紧逼的危急时刻,他先安顿好村民,又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最后身负重伤的他砸烂相机,用最......
<正> 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是当年晋察冀边区一个重要的文艺团体,抗日战争期间同西北战地服务团、华北联大文工团、冀中军区火线剧社......
朱践耳先生诞生于1922年10月18日,今年10月是他的九十华诞。我由衷地祝他健康、长寿。朱践耳——中国现当代音乐史上一位不断创新......
<正>历史永远记住了他65年前举起指挥棒的那一刻新成立的军乐团来自五湖四海,使用的乐器五花八门毛主席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正> 一九四六年大批作家、艺术家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文艺队伍更加壮大。开展艺术教育、发展工人文艺,进行旧剧改革,开展创作运......
本文通过考察晋察冀边区抗敌剧社的文艺生活,窥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的音乐宣传、教育、创作、表演等情形,以利于我们今......
<正>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县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经过一年的艰难斗争,边区已发展到3省72个县,幅员......
五、学习与借鉴 1940年下半年抗敌剧社一个较大的活动是参加了大型话剧《母亲》的联合演出。早在1939年,边区已经成立了中华全国戏......
聂荣臻从红军时期起就十分重视戏剧在革命宣传中的作用。1933年在中央苏区,他就亲自参加了《庐山之雪》、《杀上庐山》等话剧的演......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三个文化组织——《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被誉为三支文化"轻骑兵"。其中作为晋察冀军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