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基因频率相关论文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数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发展很快。害虫抗药性已成为农业保产的重大障碍。而......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为害棉花的一种重要世界性害虫。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棉铃虫对化学杀虫剂产生严重抗性而导致......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我国棉花的重要害虫,自1997年Bt-Cry1Ac转基因棉花在我国商业化种植以来,有效控制了它的发生和为害......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是转基因Bt抗虫棉花(Bt棉)的重要靶标害虫之一。我国自1997年开始种植Bt棉......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花(Bt棉)自19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我国Bt棉的种植始于1997年,至2012年,Bt棉占我国总植棉......
为了监测南疆主要Bt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分别采集库尔勒、阿克苏、泽普三地的棉铃虫单雌系,以Bt毒蛋白作为人工饲......
目前,抗虫转基因作物的抗性管理方法主要是高剂量/庇护所策略。该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3个基本的假设条件:(1)抗虫转基因作物(Bt作物......
在具有室内高抗Bt棉棉铃虫品系的前提下,F1代法是检测棉铃虫对Bt棉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最简捷、快速的生物测定方法。2010-2012年采......
利用改进的单雌系F1/F2代法,对黄河流域主要棉区河南安阳县、河北威县、山东武城县的棉铃虫种群进行了系统监测。在2007-2009年,连续3......
从1997年,中国开始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2013年成为第二大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国,种植面积达到420万公顷。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有......
1前言自1963年首次报道我国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对氯化烃类杀虫剂[1,2]、黄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 对DDT[3]产生抗......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是我国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从1997年开始Bt抗虫棉在我国华北地区广泛种植,使棉铃虫种群得到了显......
<正>图表能够承载大量的信息,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还能透过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所以,图表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获取图像信息的能......
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害虫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自从1908年Melander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蚧对石硫合剂产生抗药性以来,发现害虫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