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亚历山大藻相关论文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恶化的加剧,麻痹性贝毒(PSP)产毒藻,在全球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产毒藻产生的PSP毒素具有......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常见的天然微藻毒素之一,其来源众多、分布广泛、衍生物居多,且毒性较强。据不......
赤潮中有害毒藻会产生多种海洋毒素,其中有着广泛分布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可以经各营养级之间的食物......
赤潮是指海洋中浮游生物过度增殖或聚集而令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频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亚历山大藻产毒特性一直是赤潮藻毒素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N、P比例失调情况下研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产毒规律,在20个不同N、比例......
通过实验室构建不同氮磷比条件下的酸化海水环境,培养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PST)产毒藻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
研究了暴露于微小亚历山大藻藻液中的黑鲷仔鱼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CAT)和Na^+-K^+-ATPase酶......
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
目的从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mutum Halim)Amtk 2中分离纯化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s. 方法用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中的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GTX14和GTX2,3)以及蒙古裸腹泾和菲律宾蛤仔摄食该......
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以10.8×10^4c......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鸟嘌呤核苷为虚拟模板,本体聚合,合成GTX1,4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
采用静水实验法,温度为(20.2±2.0)℃,并保持实验用水溶解氧为饱和溶氧的60%,分别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和裸甲藻的藻液与过滤海水按......
为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细胞破壁率,降低提取过程中毒素组成的改变,提高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提取液的毒力,选用冻融法进行PSP提取并......
微小亚历山大藻是产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生物之一。产毒藻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所产生的毒素总量有差异,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
应用小鼠生物检测法对培养的微小亚历山大藻(LJX02株系)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了检测。首先建立微小.[X02亚历山大藻培养技术,利用对数期......
有害赤潮及其引发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全球性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问题。典型赤潮甲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引发赤潮在我国东海海域发......
采用显微镜细胞计数和标准藻毒监测方法-小鼠生物法,研究了0、1.8、3.6和5.4μmol/L4种磷浓度对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
近年来,对于有毒赤潮及其危害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毒赤潮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赤潮的生物量,还受到藻细胞毒素含量的影响。对于......
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在营养盐限制条件下,对6株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的海洋细菌(FLB)、金藻(FLA)和两种粒径分别为0.5μm和2.0μm的荧光......
对4种典型赤潮原因种的细胞和培养水中的溶血特性进行了研究.藻种分别是: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okashiwo)的两个品系,微小亚历山大藻(A......
采用显微镜细胞计数和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比磷酸二氢钾、磷酸甘油和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营养物质对微小亚......
亚历山大藻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赤潮产毒藻种,其产生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曾引发多起海产品中毒事件,同时在......
为评估海洋有毒赤潮微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用培养的产毒微藻作用于海岸底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