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观测相关论文
利用单台站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识别地震事件和干扰事件是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基于波形特征参数的决策树方法来提......
介绍山东省数字强震台网从建设到试运行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山东强震台网各个固定台站的分布情况、仪器性能指标、安装调试情况以......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工程结构造成的地震灾害,必须科学地了解强烈地震动的特征,强震观测是科学了解......
复杂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场地地形、土体非线性特征以及地震动输入等因素对地震动影响显著。由于强震观测台站无法覆盖所有区......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已建和在建混凝土重力坝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003年1月4日新疆伽师县发生了5.4级地震,其宏观烈度为Ⅵ度.布设在伽师县城的强震固定台记录到5.4级主震及1次4.2级余震的加速度,......
选择取得强震观测资料的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利用SAP2000程序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同......
从2002年到2007年期间,根据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部署,辽宁省地震局建设了辽宁省数字强震动台网,共建设了3......
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基于VPN技术提出了2套适用于强震远程观测的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方案1把VPN技术性......
简要回顾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
在 2 0 0 1年 4月 12日发生的施甸 5 9级地震中 ,依据地震预报意见布设在滇西的短临跟踪临时强震台网获取了该次地震的强地面运动......
20 0 1年 5月 2 4日和 6月 2 0日分别发生了宜良 4 2级和呈贡 3 6级两次地震 ,架设在云南省抗震培训中心隔震大楼和昆明佳华广场的......
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 ,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地面水平、垂直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共选取云南地区加速度记......
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启动,中国强震动观测网络将新增大量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地震动记录仪,该类型仪器具备大存储容......
新疆强震台站数字强震仪大多采用串口通讯,已经不能满足复杂震情的数据传输需求。对于不同强震仪,采用不同的串口通讯处理方法,实现网......
本文为天信大厦波动事件的强震观测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揭示了“预应力混凝土板-钢管混凝土柱”新型结构的波动特性,并对这一事......
本系统采用动圈型换能器(属于速度型换能器)加电子反馈形成在0.05Hz~50Hz的加速度仪特性,大大减小了甚低频率的影响,而其线性及动......
本文阐述了地面转动对回转式拾振器反应的影响,指出目前使用的加速度计基本上均为回转式小折合摆长的加速度计,地面转动对摆反应的......
介绍了一款24位多通道大容量同步精密强震记录器的设计。该强震记录器具有三通道数字强震记录器的所有功能,而且单台最大通道数可以......
将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基于结构类型和隔震层类型进行分类,介绍了近几年国外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结果,确认了隔震结构较传统结构具有更......
对Etna固态存储数字强震仪记录的2001年7月7日天祝ML 4.4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对仪器响应和基线进行了校正,计算了速度......
介绍了新研制的井下数字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装置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分析讨论了仪器的特点。......
提出基于web的强震数据库建设目标、数据模型、web数据库设计;在建立web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强震数据库数据源和质量控制,讨......
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固定强震观测台网尚十分薄弱的这一客观现实下,提出了中国地震局系统建立“短临预报-强震流动观测机制”的设想,将......
从1972年原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与原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合作筹建长江大桥强震观测台网起至今,江苏省的强震观测已经走过了......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研究的意义。并以中国地震局防灾大楼和北京市人大办公大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为布设实例,阐述......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西电东送”的逐步落实,西部大型水电站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几大主要河流上建设得越来越多,许多大型......
2007年3月5日攀枝花市发生3.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Ⅴ度,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初步确定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6.5°,东经101.85......
强震动记录对于中国的震害防御、地震应急等防震减灾事业意义重大,观测数据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文中给出强震动记录质量相关概念的初......
上海市数字强震观测网是我国第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强震观测网,是上海市“九五”期间建设完成的。它由3部分组成:地面观测网、结......
强震观测中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是城市大型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为城市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对加速度计在稳定性、线......
介绍了一种专门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实现数字强震仪的低功耗设计,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并且就数字强震仪......
采用混凝土坝的实测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基于混凝土坝的强震观测数据,提出采用矢......
介绍汶川地震的强震观测;并利用其主、余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基岩与土层加速度反应谱的特性差异,以及加速度与频谱的衰减特性。......
提出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强震仪设计方案,并在强震观测中完成了地震加速度数据的采集、触发判断和存储。......
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在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日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罗马尼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积极......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缺乏强震观测资料的地区估算地震动参数的新方法。建议方法的基点是:(1)缺乏强震观测资料的地区有烈度衰减资料,......
文章结合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实际情况,就强震观测系统在小浪底大坝监测中的应用,从系统的设计、台站构成以及正常运行情况做了详细介......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
选择取得强震观测资料的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利用SAP2000程序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同......
<正> 五十年代以后,国外高层建筑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层数增高,新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和施工方法不断出现,新的设......
目前由于海域强震观测记录较少,对海域场地效应及同一地震作用下海、陆域场地放大特征的差异认识不足。利用美国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期刊